第二十一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2 / 3)

,这般知法犯法,简直是辱没了朝廷体面!”

“最可惜的是工部郎中谢砚大人。他素来为民请命,见不得冤假错案,听说得知此事后,连夜让人翻查了三年来京兆府的卷宗,找出七八桩类似的疑案,都给镇国公送了去,本是想帮着洗清那母女的冤屈。谁知反倒被参了一本,说他越权干涉司法,结党营私。”

说到这里,春桃忍不住叹了口气:“谢大人真是冤啊!崔钧大人被打入大牢,听闻崔珩大人也受了牵连,家中子弟犯罪被牵连,被罚了三个月俸禄呢。”

崔钧被打入大牢,连崔珩也被罚。

苏绾卿内心一惊,他竟没让她卷入这场风波。

没有任何人将她苏绾卿与这场官司牵扯到一处,连茶楼里的说书人添油加醋编排案情时,也只字未提苏家半个字。

那日侍女向她哭诉,而她又去药铺,又偏巧撞见了谢砚,若是被人拿住把柄,说苏家与这事有牵扯,恐怕整个苏家都要跟着遭殃。

若是被有心之人瞧见那一幕,添油加醋说些什么,说苏家与谢砚私下会面,意图干涉京兆府断案,恐怕整个苏家都要被卷进这场浑水里。

到那时,别说她一个未出阁的女子,便是父兄都在朝中的任要职,怕是也难保周全。

这场风波看似离苏家很远,实则步步都在悬崖边上,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崔珩能在这般错综复杂的局势里护得苏家周全,想来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崔氏与镇国公的梁子算是结下了,而她苏绾卿,不过是侥幸未被波及的一粒棋子罢了。

春桃说完,院子有人叫了声春桃,便出去了。

屋内重归寂静,苏绾卿正抬手要去取书卷,却见春桃又掀帘进来,手里还捏着张帖子,脸上带着几分犹豫:“娘子,方才门房来报,谢家那位小娘子遣人送了帖子来,约您三日后去城外的香积寺上香。”

“香积寺?”苏绾卿一顿。

这些日子接连闹出的事,桩桩件件都牵扯着朝堂与市井,心里头确实积了些烦闷。

去寺庙里烧柱香,听几声钟鸣,或许能清净些。

她微微颔首:“也好,许久没去香积寺了,求个愿也好。”

春桃却有些好奇:“娘子,三日前在药铺撞见谢大人那事……您说,谢小娘子约您上香,谢砚谢大人会不会也在?”

苏绾卿笑了一下,说道:“应会送他家小妹谢琳琅到寺庙吧。谢大人素来疼惜这个妹妹,出门远些的地方总要亲自送一程才放心。”

春桃闻言眼睛一亮:“娘子,莫不是谢砚谢大人对娘子有意?不然怎会偏巧在药铺撞见,如今又让自家妹子来约您上香?”

“那谢大人也是极好的,模样周正,学问又好,年纪轻轻就做了大官,京里多少贵女喜欢呢。”

苏绾卿闻言抬手,用手轻轻敲了敲春桃的额头:“越发没规矩了,胡说什么。”

苏绾卿缓缓道:“谢砚家中父母俱在,听说他父亲原是国子监的博士,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夫妻二人素来恩爱。”

“膝下只有谢砚与谢琳琅这对兄妹,从小养在膝下娇惯着,却也知书达理,没半分骄纵气。”

“京里勋贵之家多的是三妻四妾,后院里鸡飞狗跳的,像谢家这样清净和睦的,实在少见。谢大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