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归义军3(2 / 3)

象。

同时,将汴京城的赵官家,宣扬为大日如来佛的化身。

自然的,官家派来熙河,治理百姓,安抚蕃部的经略使,就是护法金刚、罗汉。

所以,在资圣禅院的壁画中,大日如来佛,始终居于诸佛菩萨之上,其身边总是环绕着许多护法金刚、罗汉。

而其他诸佛菩萨,则始终被大日如来的光明与照耀。

……

吕惠卿远远的就看到了智缘僧的身影。

他和智缘僧可是老朋友了!

在熙宁变法之初,智缘僧就是王安石的座上宾。

王雱对这个大和尚,更是非常喜欢,经常拉着他谈天说地。

彼时的吕惠卿,刚刚经人引荐给王安石,还未展露头角,并非是后来的那位护法善神。

所以,当时的吕惠卿,还花了许多心思,刻意接近、讨好过智缘。

甚至送过智缘不少财帛。

等到吕惠卿开始在新党集团中平步青云的时候,智缘早就跟着王韶来了熙河路建功立业。

不意,兜兜转转十几年。

两人居然在熙河路重逢!

而且,这智缘僧还在这熙河,做下了好大的事业!

论地位,甚至不比他这个执政出判的经略安抚使低多少——反正,吕惠卿知道,智缘是有直奏的特权的。

官家曾与他说过的——熙河僧事,相公当多询普济怀恩大师。

而这大和尚,也确实是很有意思。

吕惠卿到任后,虽没有来看过他。

但,智缘却多次写信给他,向他报告、介绍熙河甚至是青唐的僧众领的情况。

还曾派人到兰州,主动的向他输诚,直言——熙河僧众之事,相公旦有差遣,万死不辞!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和尚!

吕惠卿翻身下马,疾步来到智缘僧面前。

智缘僧合十一礼:“多年未见,经略相公风采依旧,贫僧甚为欢喜!”

吕惠卿上前,还了一礼:“熙河众生,多赖大师教化、指点,吾本当早来拜谒大师,奈何……”

他回头看向那些懵懵懂懂的归义军后人们:“皇命在身,拖延至今,望大师见谅!”

“阿弥陀佛!”

智缘稽道:“相公言重了!”

说着他也看向了那些肤色与容貌,都已和中原汉人迥异的归义军后人。

他想起了,从汴京来的诏旨内容,脸上露出笑容来。

于是,这位高僧的神色,顿时变得宝相庄严,慈悲万分。

他拄着御赐的禅杖,拿着御造的钵盂,走上前去。

沿路的汉蕃官兵,纷纷恭敬的让开一条道路。

他缓缓走到那些眼中依旧有着不安与惶恐的老幼妇孺们面前,用着标准的甘州回鹘话说道:“诸位施主,不必惊慌!”

“老衲普济怀恩,乃是这抹邦山上资圣禅院主持!”

“施主们既来了抹邦山,便是回家了!”

“老衲定会好生安置诸位施主!”

汴京的旨意是——命他配合吕惠卿,摸清楚这些归义军后人的底。

并详细打探,他们所知的河西地理、地貌、势力以及兵马驻扎情况。

若有可能,最好绘制舆图,制作成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