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视的对象。
因为赵宋王朝,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
甚至,还受到了来自西北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
这样一个王朝,自然不可能存在什么汉唐气象。
就更不要说,拥有汉唐那般,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气魄了。
这是历史局限性所致,也是一个民族在受到外来威胁的时候,所产生的应激反应。
这很正常!
但,赵煦却是在现代留过学的。
而他在现代醒来的时候,正逢经济高展,科技不断推动生产力进步的时代。
有人出国留学两三年,回来一看,一切都是面目全非,甚至产生恍如隔世的念头。
所以,在那个时代的人,都是自信、骄傲的。
年轻人见到洋人,也不会再和父辈们一样惊讶甚至会有仰视,而是友好的打招呼,平等的进行交流。
意林与读者,早已经变成了过街老鼠。
甚至变成了回旋镖,打在了那些昔日被美化的国家身上。
在这样一个时代留学,赵煦的心胸与眼界,自已被开拓。
所以,他根本没有,过去的赵官家们的狭隘意识。
他可是,立志于要做到和唐太宗一般功业,至少也要当中古的亚洲州长的人。
“母后放心!”
赵煦看着向太后,柔声道:“儿臣并非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
“况且……”
赵煦笑着道:“不是还有母后吗?”
“将来儿子宫中,自有着母后把关!”
“有母后在,谁又敢造次?”
这是事实!
不要看,向太后平素不争不抢,似乎是个柔弱的女子。
然而,在事实上,她其实是个极为强大且严厉的女主人。
她的性格,柔中带刚。
任何人,只要碰到她的底线,就将迎接她的猛烈回击!
赵煦的上上辈子,就是她出头,顶着太皇太后,带着宰执们把赵煦扶上了帝位。
后来又在赵煦驾崩后,联手曾布,罢黜章惇,立了赵佶。
如今,她作为赵煦的嫡母,更是一边垂帘听政,主持国事,一边还能把赵煦身边的女官们,管教的本本分分,调教的规规矩矩。
无论是文熏娘还是孟卿卿、狄蔷,在她面前都是伏低做小,谨小慎微。
偏生,她依靠的还不是惩治等暴力手段。
是人心,是手腕。
不夸张的说,有她在一日,这宫中狐媚子再多,也只能乖乖的听她的规矩,按她的制度做事。
谁敢僭越,她就会打断谁的爪子!
她有这个权力,也有这个决心。
向太后听着赵煦的话,却是笑了:“傻孩子!”
“母后年已四十许,哪能陪六哥到老?”
却是没有否认赵煦的话。
因为她确实是如赵煦所说的那般想的。
她只要活着,自然会替自己的儿子,管好后宫。
叫那些妃嫔,都安分守己,规规矩矩。
“再者说了……”
“天家终究还是还该纳良家女入宫……”
“不然,北朝、西贼,乃至列国都可能取笑大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