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宰相分鸡2(3 / 5)

司专勾司的职权,比之元丰更加强大。

现在的诸司专勾司不仅仅审查在京诸司的钱粮禄米放。

其职权范围内,开始出现了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东西。

譬如说,有传说,只是传说哈——汴京新报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上报账本,提供给诸司专勾司审查。

其出入明细,也都需要送诸司专勾司归档。

也比如说,传说啊,年后就要扑买的抵当所,也需要定期向诸司专勾司报告自身经营情况和储备。

而且必须将一笔‘足够的’现金储备,送到诸司专勾司,并由诸司专勾司清点后,押入大内封桩库中,作为抵押。

而这便民低息贷官署,是外廷唯一一个,可以参与到诸司专勾司事务的官署,并且拥有监督、审查权的官署。

于是,韩绛兼任的这判‘役法所检讨所’和同判‘便民低息贷公事’,也就成为了真正的相权柄。

如今坊间公认,某位大臣是不是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有没有兼判役法检讨所、同判便民低息贷公事。

是的话,不是相也是相。

不是的话,就算挂了个尚书左仆射的头衔又有什么用?

还不又是一个王珪?

而随着元佑时代,韩绛兼任这两个差遣后。

熙宁时代的宰相威权,重回都堂。

韩绛这个宰相,名副其实。

他可以推进他的政策,也可以不动声色的打压、限制那些掣肘他的人——别看你叫的凶,等你俸禄被卡的时候,肚子咕咕叫了,就知道厉害了!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和皇帝有足够的默契和配合)

这也是元佑宰相,尤其是相,如今被朝野艳羡的原因。

只要坐上去了,拿到了权力。

那么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就有施展的空间。

两宫并不懂庶政,哪怕学了两年,还是很生疏。

少主则还太小,除了重要官员除授和战略决策外,他并不管其他事情。

宰相,成为了亚君。

吕公着听着,当今就谢道:“多谢左相举荐,某必不负左相所望。”

韩绛笑了笑,道:“右相别高兴的太早了。”

“老夫在致仕表章上,还称赞了一个右相可能不喜欢的人。”

嗯,他和吕惠卿之间的交易,已经完成。

为了颜面,也为了挽尊。

韩绛并不会直接推荐吕惠卿回朝,但他在表章上,极力称赞了吕惠卿在河东的政绩,说他是‘国家贤人’,只要‘陛下用之,必可大助于国事’。

这其实和推荐吕惠卿回朝拜执政,或者去熙河没有区别了。

吕公着哪里知道这个?

为了展现自己的胸襟,他当即亲昵道:“请子华相公放心,老夫还是能容人的。”

韩绛呵呵的笑了笑,他开始期待,明年吕公着和吕惠卿在都堂上剑拔弩张的模样了。

同时他也开始期待,李清臣和邓润甫,看到吕惠卿的名字出现在他的致仕表章上后的脸色了。

到时候,邓润甫也好,李清臣也罢,恐怕都得丢他们的小心思,赶快抱团才行!

没办法!

吕惠卿在当今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