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司马光 知我者陛下也(3 / 5)

致仕后加的那些头衔与爵位,就更是一种隐晦的承认与认可。

不是这样的话,怎么可能给他安排这些头衔、爵位。

对郭逵来说,什么是天恩?

这就是了!

在年老之际,能够得到朝廷认可、恢复名誉、待遇。

这简直是奇迹——赵官家们什么时候做过这种事情?

于是,老泪纵横,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写一封谢表,感谢天恩。

殊不知,赵煦给他的恩典的代价,是他这辈子都还不清的。

子子孙孙,都得给赵煦卖命。

这不,太皇太后圣节即将了。

赵煦又是一道诏书,将其返聘回来了。

话是说的冠冕堂皇的,给郭逵的认可和赞誉,更是不吝笔墨。

什么‘性资沉勇,器茂渊冲’,什么‘被遇三朝,有金石之纯诚’。

然后,话锋一转。

先举了太公望的例子,又用了郭子仪的故事,说他‘知经武之善猷’,实在是国家选将树材不二之选。

所以,郭逵致仕不过两个月。

就被赵煦零薪酬返聘回汴京判武学。

于是,武学虽然依旧隶属于国子监。

但,这么一尊老将回朝,执掌武学。

就国子监那几个阿猫阿狗,谁能在郭逵面前大声说话?

不要忘记了郭逵虽然是武臣的底子。

但他曾在治平时,拜为同签枢密院事,虽然不是枢密使,但这也是执政啊!

别说国子监那些小猫小狗了,就算是待制文臣,到了郭逵面前,也不敢随便喘气的。

当朝宰执们,更是也都给他一个面子。

于是,赵煦借此,走出了武学独立的第一步——将其从文臣控制下,剥离出来。

而郭逵欠了赵煦这么多。

他唯一能报答的,恐怕只有披肝沥胆,勤勤恳恳的给他办事了。

至于郭逵会不会不听话?

怎么可能!

熙宁南征过去了这么多年,郭逵一直在洛阳闭门读书。

没有抱怨过一句,也没有为自己争辩过一句。

主动背锅,主动承担了一切责任。

换而言之,这就是一个被赵官家们规训成自己形状的老将。

这样的人,会百分百、不打折扣的执行皇帝的一切命令。

送走郭逵,赵煦靠到清凉的躺椅上——这是入内内侍省,从沈括那边学会使用刨子后,用刚刚从崖州买来的黄花梨木打造的躺椅。

夏天的时候,躺在上面最是舒服。

如今只打造了几件类似的家具,供两宫和赵煦使用。

不得不说,海南黄花梨木家具就是舒服。

躺在上面,赵煦回忆着司马光的那封奏疏的内容,嘴角露出微笑。

“十科举士法好啊!”

他好就好在不实际!

看着宽泛,限制也没有多少,其中大部分选项甚至不限制身份。

无论是平民,还是官员,甚至武臣都可以自己报名参与。

可问题是,正是因此,才决定了它的失败。

这可是制科!

比科举取士更高的选拔人才途径。

看一看,过去制科取士选出来的都是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