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章 赵煦:今日妥了!(3 / 7)

赵煦知道,苏轼这个人,好虚名、喜面子、讲义气。

    只要能掐准他的脉搏,不怕他不卖命!

    果然,苏轼听完赵煦的话,顿时就眼眶发红,声音颤抖的拜道:“陛下爱幸,臣当百死相报!”

    对于当今的这位天子,苏轼确实是有感激的。

    起复自己的是这位陛下,用自己知登州的也是这位陛下,年节生辰,遣使慰问、赐礼的还是这位陛下,登州诸事全力支持,使自己在朝中、地方皆无掣肘的还是这位陛下!

    韩昌黎(韩愈)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汉司马相如更有名言:用之则为龙,不用则为虫。

    数十年的仕途,让苏轼对这两句话有着无比深刻的认知。

    身为臣子,没有皇帝的信任和支持。

    是不可能做成任何大事的。

    想他苏子瞻,年少成名,素有报国之心,亦有宏图大志。

    但在当今天子即位前,他算什么?

    不过黄州一农夫,只是常州一过客而已。

    文章天下知名,诗词举世无双?

    那又怎样!

    乌台诗案的时候,他还是只能在诏狱中瑟瑟发抖,为刀笔吏所迫,朝不保夕。

    好几次都写下了遗书,好几次都泣不成声。

    但,面前的这位少年天子即位之后,却给与他了前所未有的信任与支持。

    登州四年,不止不曾掣肘于他。

    反而将他的学生、朋友,都往他身边塞。

    生怕他做事不够爽利!

    于是,从通判到左右司理,从地方的县令、知县到监当官。

    几乎都是他的朋友、学生。

    于是,上下一心,再无掣肘,整个登州几乎就是他的一言堂。

    让他得以挥毫泼墨,书写自己的功业,践行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