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了!
当今,岂能例外?
所以,文彦博素来在小事上彰显自己的威权,在朝政、国策等大事上,只要没有旨意,就当哑巴、聋子、瞎子。
摆明了就是告诉宫中——老臣啊,就是陛下的一块砖,陛下想让老臣做什么,老臣就做什么。
舍此之外,老臣一切不知、也不问。
没有这份智慧,文彦博混不到如今的地位,也活不了这么久。
文及甫对老父亲的谨慎,其实是有些不解的。
但他这个人有一点好——孝顺。
老父亲让干嘛就干嘛。
故而,这些天来,文及甫虽然打听过省试的情况,也问了不止一个人,具体细节。
但文彦博早下过令,不许在他面前提科举,说朝政。
故此,他也一直装作不知。
如今听了文彦博的问话,文及甫当即便假托着包诚之口,一五一十的将今年科举省试中的情况与细节,向文彦博说了一遍。
文彦博听完,一双老眼就眯了起来。
“官家果然是要对科举大动干戈!”
这一点,其实在当初开封府公考吏员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看出来了。
毕竟,都不是傻子。
公考吏员的制度,稍微改一下,不就是科举吗?
所以,早早的就有着人,提前三年,开始为今年科举做准备了。
譬如传统的科举强路——江南西路、江南东路、两浙路的官宦之家们,在元祐元年就已经派人进京,拿了当年开封府吏员的卷子和题目回去开始钻研了。
此乃春江水暖鸭先知。
更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现实写照。
于是,当王安石出山,以江宁保宁寺为基地,再次开始讲学。
一时,无论新党、旧党家的孩子,纷纷涌向江宁。
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