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大家都不想太皇太后回来了(2 / 7)

    吕公著慢悠悠的给自己舀上一碗煮好的茶汤,然后依次加入糖霜、宫中御赐的牛奶(经过高温消毒),细细的品茗一口后,就眯起了眼睛。

    “舒坦!”吕公著微微吁出一口气,将身体靠到椅子上。

    “恩相……”王棣的身影,出现在他的书房门口。

    “促仪,什么事?”

    “回恩相,方才保慈宫慈圣,命人送来官家的御批判词……”

    “御批判词?”吕公著恍惚了一下,然后一个机灵,瞬间回过神:“快快送进来!”

    在大宋朝,因为太宗、真庙,都曾亲治开封府的缘故。

    所以,历代官家,都会参与、主持大理寺的审案、判案,甚至亲自下场,对一些案件做出圣裁。

    这叫‘继承祖宗之志’!

    甚至,可以这么说——赵官家们可以不懂军事,不懂经济;可以在宫里面被皇后打耳光(仁宗),也可以因为惧内,而不敢纳妃(英宗)。

    但他绝对不可以不懂审案、判案。

    自真庙开始,每一代赵官家在位的时候,都会亲自主持并参与几个案件的审理,并写下判词,以昭告世人——朕已继列圣之志,光祖宗之德!

    如今,当今天子也开始了涉足案件审理了。

    甚至还写下了判词?!

    这让吕公著开始期待了。

    因为,若是在他为左相的时候,天子完成了独力的司法审理,并写下足以慑服朝野的判词。

    那他的历史地位,又将凭空增加一级。

    从扶保少主的佐理功臣,变成了辅佐少主,完成了从学习治国到亲政之间关键转变的大臣!

    这就是周公的模版啊!

    而士大夫们,谁不想当下一个周公?

    于是,当王棣将宫中送来的卷宗,送到吕公著手中后,他立刻就打开,细细的阅读起来。

    当他看到卷宗上那些用朱笔圈起来的地方,嘴角就已经会心的一笑。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