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母子交心(2 / 4)

nbsp; 赵煦上上辈子,还见过对方!

    虽然印象已经很淡了,甚至都忘了到底是谁家的命妇?

    但,有着这层关系在,向家和薛家就是亲戚!

    所以,当着向太后的面,赵煦用着溢美之词赞道:“夫人贤名,儿臣亦有所耳闻……”

    “儿臣听说,夫人上承故金城郡太夫人之贤,又得故韩国太夫人之亲教……可谓是闺教森严,妇道楷模也!”

    金城郡太夫人,就是薛奎之妻,韩国太夫人则是欧阳修之母郑氏。

    这都是两个女强人!

    前者虽然名声不彰,但能教出四个治家严谨的女儿来!

    至于后者?

    能在丧夫之后,一边顶着大宋朝对女户的歧视性税收与压迫,一边把四岁的欧阳修培养成才,能是什么等闲之辈?

    须知,这可是范仲淹的母亲朱氏,也未能做到的!

    那位韩国太夫人,却靠着自己的意志,做到了这一点,甚至在史书上留下了‘画荻教子’的典故,于是位列四大贤母之一。

    而仁寿郡夫人薛氏,闺阁中得母亲亲教,出嫁后又在韩国太夫人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习如何治家、理财。

    数十年来,只闻其贤名,不闻其非。

    几乎所有见过她的人,都齐声称赞。

    单单就这一份能耐,当代几人能及?

    向太后听着赵煦的赞美,微笑着点头:“六哥所言甚是……”

    “当年,吾入宫前,还蒙慈圣光献旨意,受过夫人的亲教呢!”

    赵煦舔了舔嘴唇。

    这就是赵煦所不知道的细节了。

    这也就难怪上上辈子欧阳修的四个儿子,后来在元祐时代都相继得到了照顾、提拔。

    尤其是长子欧阳发,直接赐进士出身。

    如今看来,应该是向太后使力了。

    这样想着,赵煦就道:“母后为何不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