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要圣眷,还是要名声?(2 / 6)

p;比之去年六千五百余万贯,再次增加了将近五百万!

    大宋财政将实现了连续三年的净增长!增速之快,更是过去从未有过的!

    虽然,依然需要将超过三分之二的财政收入,拿来养军队和官员。

    还得拿出一大笔钱去填去年陕西各路因为战争、赏赐导致的亏空。

    但,按照这个增速,可能明年朝廷就有钱来搞元祐大典了。

    曾经遥不可及的大饼,眼看着就要变成现实。

    朝野内外,谁还坐得住?

    士大夫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

    而元祐字典这个饼,全部囊括!

    只要参与其中,哪怕有个名字,也足可让族谱单开一页!

    若能在其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那么……与历代名臣比肩,不在话下。

    倘若能成为书局的核心,那么太庙在召唤,甚至……还有机会在未来进文庙,与孔子、孟子等先圣并列,接受万世香火祭祀!

    从而实现,士大夫们的最终理想——真正的永垂不朽!

    这谁顶得住?

    反正,冯京是顶不住一点的!

    在心中深深吸了一口气,冯京迅速的复盘了一遍,这些日子他在家看过的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上刊载的文章。

    从六月丙戊开始,一个个标题,在他脑海中划过。

    忽地……

    冯京的脑中浮现了一篇刊载在汴京义报上的文章标题——胥吏害民何时休?

    作者署名是‘恩祖’。

    而傻子都知道,吕惠卿号恩祖。

    所以,这篇文章是吕惠卿的手笔。

    冯京之所以想到这篇文章,是因为他对这篇文章的印象很深刻。

    不是因为他说的有道理。

    而是太怪了!

    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