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除拜(2)(2 / 8)

身体一直不大好!”太皇太后悠悠叹息着。

    她对孙固的印象非常好。

    这位老臣,为人谨慎、低调,官声也不错。

    就是身体不好,元丰八年开始,在京中调养了两年,才勉强能视事,他肯定适应不了都堂高节奏的工作压力。

    而且,孙固和吕公著的关系很好,他若拜相,肯定会和吕公著精诚合作,甚至可能在元祐时代,创造出大宋有史以来最和睦的都堂。

    一个和睦的都堂,可不符合大宋的需要。

    祖宗以来,都堂就是大小相制,异论相搅。

    宰执必须打起来,斗起来,宫中的皇帝,才能放下心来。

    “至于蒲学士……”太皇太后皱起眉头来,即使她在宫中,对蒲宗孟这位哪怕放在以狎妓为风雅的大宋官场,也依旧充满桃色新闻的前执政的赫赫威名,还是了解的。

    赵煦见着,轻声道:“太母,人言未必可信!”

    “不妨召学士入京一见……”

    “察其贤愚,视其才干,再做定夺!”

    蒲宗孟这个人在私生活上肯定是稀烂的。

    但问题是——私生活烂的士大夫,就一个蒲宗孟吗?

    赵煦上上辈子,并没有和蒲宗孟打过交道,也不知道其为人、能力。

    但,在现代留学十年后,当他重回少年,再次听到蒲宗孟的传闻与故事。

    一个问题就一直在赵煦脑海里萦绕不去:为什么,这大宋天下这么多大臣,就蒲宗孟的桃色新闻和各种小故事,闹得人尽皆知?甚至已经到了足以阻碍其仕途的地步!

    要知道,蒲宗孟的跟脚,也不简单啊。

    他是濂溪先生周敦颐的小舅子。

    同时也是苏辙的儿女亲家——苏辙长子苏过的妻子,就是蒲宗孟的女儿。

    与此同时,蒲宗孟和苏轼的关系也非常亲密。

    换而言之,他在旧党那边,尤其是蜀党这里是很有关系的。

    按照大宋的潜规则,这种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