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仁义在口,刀剑在手(2)(2 / 6)

nbsp;   其中,广为人知的有两位:万寿帝君、十全老人!

    这两位的手段,无需赘言。

    只是,这样做皇帝太累了,而且也太危险了。

    一个不小心,就会演砸,并酿成大祸。

    上一個演砸的人,叫:唐玄宗。

    安史之乱,就是这个自以为技术炉火纯青的帝王,自己把自己的国家给导向内战的结果。

    所以,这条路赵煦不想走。

    至少在现在,他不想走。

    他不想让自己活的太累。

    于是,赵煦对蔡京笑了笑,就走到他面前,拉着这位大臣的手,道:“卿愿为儒臣,朕自当以儒臣待之。”

    这就是在许诺了。

    也是在向蔡京传达一种交易的潜台词——卿报朕以忠,朕则以国士待之。

    蔡京诧异的抬头看了一眼赵煦,发现小官家的神色无比认真。

    于是,他立刻低头:“臣当百死以报陛下恩典。”

    至少在这一刻,他是感动的。

    因为自古以来,很少有君主,会和大臣做这样的许诺。

    臣子和皇帝的关系,一直很复杂。

    尤其是在大宋赵官家和大臣之间的关系,在异论相搅,大小相制的祖制下,变得错综复杂,无比混乱。

    皇帝随时随地,都在提防、猜忌、怀疑着臣子。

    大臣们,也随时随地都在想着,怎么给自己留后路,防一手,以避免自己被皇帝利用完了就扔掉。

    赵煦嗯了一声,对蔡京道:“皇考在时,曾教过朕为君之道……”

    蔡京咽了咽口水,腰弯的更低了。

    “皇考言:为君者,上保宗庙,下安万民,肩担四海,背负天下……”

    “故为君者,当仁义在口,刀剑在手。”

    “用仁义安民,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