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开门!市场经济!(2 / 8)

;  而现在免役法已经实行了十几年,贸然大变,就又要打断这条已经稳固下来的利益链条。

    上上下下该有多少人得夜不能寐了?

    但是,下一秒,他们就听到了那位少年天子道:“然而,却可从其他方面,想想办法,将现有的制度条贯利用起来。”

    太皇太后闻言,当即问道:“官家的意思是?”

    若是不变制度、法度,就可以弥补缺陷。

    这位太皇太后,当然是愿意做的。

    赵煦轻笑一声,对韩绛问道:“韩相公,元丰八年天下免役钱有多少?”

    韩绛躬身答道:“奏知陛下,元丰八年,户部上奏天下州郡,共征免役钱计有一千八百七十二万贯,其中耗用者九百余万贯,余者解递汴京封桩库。”

    这就是免役法的威力所在。

    一年几近两千万贯的收入,扣掉开支,还能结余数百万贯。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大宋王朝的财政,在罢废了市易法后,几乎就是靠着免役法收上来的免役钱在维持。

    就是……

    收的有点狠了!

    赵煦继续问道:“相公可还记得,今天下州郡厢兵员额?”

    韩绛想了想,才答道:“奏知陛下,老臣年迈,对此记不大清了,只隐约记得,应是二十余万。”

    赵煦点点头,就回头对帷幕内的太皇太后道:“太母,孙臣却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嗯?”

    赵煦道:“孙臣曾问过范、吕两位学士,既在地方,可曾差见过官府雇用之役人,两位学士皆言:皆曾亲见役人,朕又问两位学士:这官府雇佣之人,皆是何人?两位学士皆言,皆乃是地方名望之家作保,熟悉官府及道路之人。”

    “今日,又听了韩相公所言的役法弊病。”

    “孙臣就想着……”

    赵煦眨着眼睛,满脸真诚的问着帷幕内的太皇太后:“有时候,是不是朝廷管的有些多了?”

    “朝廷是不是,可以对民间,对百姓,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