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升平楼之问(3 / 4)

并打开了升平楼的楼锁。

    赵煦带着人,扶梯而上,很快就登上了这大内皇宫最高的升平楼之顶。

    站在阁楼的最高层,放眼望去,整个大内,几乎尽收眼底。

    宣德门、东华门、西华门、拱辰门。

    皇城四门,也都肉眼可见。

    后苑花园之中,百花绽放的景色,也能一目望之。

    最紧要的是,肉眼所见的一切景色、宫阙格局,都是错落有致,典雅之中带着素净,美而不艳,秀而不俗。

    这是大宋时代的美。

    也是历代赵官家们的审美!

    若论艺术和审美,赵官家们,是完全可以在历朝历代面前,昂首挺胸,睥睨天下,拳打汉文,脚踢李世民。

    奈何……奈何,武德不昌!

    这是娘胎里带来的毛病,想要改正过来,即使赵煦也需要步步为营,徐徐为之。

    于是,赵煦说道:“江山秀丽,宫阙壮美,实在是人间绝美之景!”

    群臣正要恭维。

    赵煦却是叹了口气,道:“孟子曰: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朕今日目睹安乐太平,却也不得不思,来日忧患……于是,辗转反侧,夙兴夜寐,欲求长治久安,太平之策……”

    于是,他看向他面前的经筵官们,还有那七位伴读,问道:“卿等可有能教朕者?”

    群臣对视一眼,纷纷开始回答起来。

    自然急切之间,就算他们有诸葛之智,也只能紧扣着政治正确。

    譬如范纯仁讲,要修德,因为‘江山在德不在险’。

    吕大防则说,要爱民,只有轻徭薄赋,才能广收民心。

    邓润甫则说,当理财,因为只有国用充足,方能备灾备难。

    其他人也都是各自进言,说的也是老生常谈的事情。

    什么节用啊,宽厚啊,不与民争利啊……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