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平章军国重事(2 / 5)

;   大宋役法变动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了漫长的演化。

    文彦博也曾经积极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文彦博,还不是如今的文潞公、文太师。

    人就是这样奇怪的生物。

    一旦恨上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就会恨屋及乌,将其的一切都视作敌人。

    政治生物们尤其如此。

    党同伐异,只是党争的最低级阶段。

    党争的高级阶段,就是文彦博这个样子。

    尔所欲者,我皆非之!

    于是,文彦博甚至为了反对王安石,可以去和当年一手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死敌王拱辰握手言和,共同进退。

    而党争发展到极致,就是赵煦上上辈子经历的元祐、绍圣时代了。

    道理?

    谁和你讲道理?

    我们讲立场!

    说吧,你支持谁?

    支持王安石王介甫王相公的站左边,支持司马光司马君实相公的站右边。

    元祐时代,敢站左边的,统统滚蛋——哪怕是过去的自己人也一样。

    绍圣时代敢选右边的,大概率岭南吃荔枝。

    至于是非对错,早就没有人关注了。

    也亏得如今文彦博面对的是一个留学归来的赵煦。

    若只是上上辈子的那个赵煦。

    现在他已经招呼忠心耿耿的御龙直快点进来,把文彦博这个老东西拖出去,丢到汴河里喂鱼。

    在现代十年留学,赵煦最大的变化,就在于,他在不断的跑部要钱的过程中,和形形色色的人都打过交道。

    他学会了和自己和解。

    也学会了怎么做一个真正的政治生物。

    他甚至学会了去和那些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