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耶律洪基:这天下事,哪里(2 / 10)

皇室亲自出面,李家人自是千肯万肯,当即上表礼部。

    整个过程无比丝滑。

    只有礼部可能忙了点,他们从洛阳那边,选派了一支高规格的祭祀团队,到范仲淹灵前占卜。

    听说是一次就成!

    可见范仲淹在九泉之下,也是乐见于此,不愧是大宋忠臣,就是能体谅君王!

    而经过这番操作,赵煦‘崇慕范文正公’的人设,开始立下来。

    范纯粹这個孝子,更是要欠他一笔永生永世都无法还清的恩情贷。

    赵煦感觉,这笔恩情贷的利息,就够他这辈子忙的了。

    隔日,十月戊戌(十四)。

    端明殿学士、光禄大夫范镇落致仕,以西太一宫使加集禧观公事,封蜀郡公退休。

    范镇是一直想致仕的,从元丰七年拖到今天,终于得到批准。

    这位大宋有名的史学家、名臣,算是当代赫赫有名的伯乐之一,提拔、发掘了很多年轻人。

    司马光最喜欢的学生、衣钵传人范祖禹是其族侄孙,也是其发掘出来,推荐给司马光的。

    此外,三苏,都是他并推荐给包括张方平、欧阳修在内的名臣的。

    他的侄子范百禄,目前在赵煦身边,以起居郎兼中书舍人,负责外制制词起草,并记录日常起居言行。

    他本人的文学成就也很高。

    他和欧阳修、宋祁一起写了《新唐书》,也是大宋国朝史书《仁宗实录》的修撰官。

    就是脾气犟!

    甚至犟过司马光!

    人家司马光好歹还肯来汴京,范镇自变法后,就一直窝在老家,拒绝回京,拒绝沟通交流。

    这让赵煦想薅羊毛都没地方薅。

    所以其致仕,也就是寻常的大臣致仕流程,没给额外待遇。

    到十月已亥(十五)。

    从兴庆府来的信使,终于带回了夏国的回答——夏国主完全同意大宋议和条款,乞按条款议和。

    本来,兴庆府来的信使早该到的。

    但是,不知何故,其派出来,走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