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五章 宋辽友谊,蒸蒸日上!(2 / 4)

,就替朕将朕近日来整理好的读书笔记带回去给大辽皇太孙吧……“

    “往后,当四时常来,互相切磋!”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愿大宋、大辽之交,延绵子孙,爰及万代!”

    “即使黄河如带,泰山为砺,依旧为兄弟!”

    自从司马懿破了洛水之盟后,这政治上的诺言就已经不值钱了。

    当然了,赵煦其实是打算履约的。

    假如,大辽将来愿意臣服。

    那么,草原上那档子事情,其实可以委托给大辽。

    大宋是仁义礼仪之邦,很多事情,其实是做不得的。

    因为大宋士大夫们的道德底线,是如今的世界之巅!

    旁的不说,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对西夏攻略时,朝野物议最大的方面,倒不是要不要打?怎么打?

    而是士大夫文臣们,一再劝谏——不可伤其老幼!

    所以,为了约束军头们杀良冒功。

    赵煦推出了一個政策——生擒西贼老幼妇孺者,赏与斩首相当!

    用钱来买大头兵和军头们,不要滥杀无辜,见人就砍。

    老幼妇孺,活的,赏格和阵斩一样!

    一下子就止住了前线滥杀无辜的趋势。

    毕竟,杀良冒功被查出来,是会被掉脑袋的。

    所以呢,以后真要踏上征战天下的路,还真的有个专门干脏活的白手套。

    契丹人就很合适。

    至于会不会反噬?

    到了那个时候,赵煦相信,契丹人会变得和他在现代见过的蒙古同胞一样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

    因为,工业发展和地理扩张,带来的利益和好处,足以收买任何人。

    ……

    耶律固看着被宋人的内臣,递到他面前的那一个个玉匣。

    匣子里全是书!

    足足有着十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