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闭门座谈会。你要去,带上你的资料,但不要发言,只听,只记。”
冯淑云挂了电话,久久未动。窗外夜色浓重,玻璃映出她疲惫却坚定的脸。她想起小时候父亲教她写毛笔字,写的是“公生明,廉生威”。那时她以为只要行得正,就没人敢欺。如今才懂,正义若无力量支撑,不过是风中残烛。
第二天一早,她穿上了那件藏蓝色的职业套装,头发一丝不苟地挽起,像赵美雯惯常的模样。她不想模仿谁,只是告诉自己:从此以后,我也要学会穿铠甲。
会议室在十六楼,门口站着两名安保。她出示工牌后被放行。里面已有十余人落座,大多是中层干部和财务、审计部门负责人。李野坐在主位,五十岁上下,国字脸,眉宇间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锐气。他是集团分管纪检的副书记,也是尚宾最信任的盟友。
会议开始后,李野开门见山:“同志们,我这次调研走了六个省市,发现一个共性问题??有些单位打着‘深化改革’旗号,行利益输送之实。比如虚增成本、虚构合同、关联交易,手段越来越高明,胆子也越来越大。”
众人神色各异。冯淑云低着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我就举个例子。”李野翻开一份文件,“某地一家国企与外商合作建厂,签订技术引进协议,总价八百万。可实际调研发现,所谓‘核心技术’不过是淘汰十年的老图纸,价值不超过三十万。差额去哪儿了?变成了几个领导的海外账户存款。”
会场一片寂静。
李野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我们京南,有没有这样的事?”
没人回答。
冯淑云感到心跳加速。她知道,风暴要来了。
散会后,李野叫住了她。“冯淑云?尚宾提起过你。”他语气平静,“他说你是个能扛事的人。”
“我不敢当。”她低声说。
“不必谦虚。”李野递给她一张名片,“如果你手里有线索,随时可以来找我。记住,组织永远站在真相这一边。”
她攥紧名片,掌心出汗。
回到办公室,她刚坐下,电话就响了。是马兆先。
“表姐,奶奶住院了!”他声音急促,“急性肺炎,医生说是受了风寒,现在在县医院输液。”
冯淑云脑子嗡的一声:“怎么会这样?我不是让她别出门了吗?”
“姑妈说,她前几天去供销社给你打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