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新机构(2 / 7)

sp;夜风轻拂,竹影斜落,似有人持剑立于其间,藏锋不露。

    “虞桐……这个名字多年未听了。”

    他语声低沉,“他向我父传过五年谏言,却只留下一句‘君弱则臣争,子强则父惧’。”

    “你父皇听了这话,可有动容?”韩清音轻声问。

    朱标轻笑:“他没有。他只是让人把虞桐贬去岭南,从此再不召见。”

    韩清音抬头,眼神坚定:“可如今,他又在说话了。”

    朱标点了点头:“多谢韩小姐传信。你父既敢叫你来,说明他也已表态了。”

    “父亲只说——东宫若成,韩家便是背水。”

    朱标神情淡然:“我不会叫韩家流血,但也不会因为一言承诺,便将你们捧在掌心。”

    “妾身明白。”韩清音缓缓退身,临走前却忽问,“殿下可曾照过镜子?”

    朱标目光一顿,良久后,缓缓道:“镜有两面,有人照光,也有人照影。你父与虞桐,是要我看清自己,还是看清这天下?”

    韩清音轻轻一笑:“妾身不知,镜子自己不会说话。说话的,是照镜之人。”

    她转身离去,背影极轻极慢,仿佛怕扰了这满殿清幽。

    朱瀚上前一步:“殿下,她可信?”

    朱标未答,忽问:“你可记得虞桐之子虞文?”

    “记得,八年前失踪,传言死于宫外斗乱。”

    朱标看向书案角落,那里搁着一只铜镜,古朴无华。

    “去查。”他说,“去查这镜子是哪年入宫的,又是谁带来的。”

    “是。”

    三日后,宫中宴设文华殿,朱元璋召见太子与三位宗亲王子。

    朱标身着玄色朝服,步入殿时,正见朱棡与朱樉言笑晏晏,似在比试围棋术。

    文臣武将分列两旁,气氛倒也和和气气。

    朱元璋居高而坐,目光落在朱标身上,淡声问:“太子近日行事颇有章法,内阁首辅言你整肃有方。你自己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