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腊月里的守望:晒场上的狩猎之夜(3 / 6)

老栓家的小子背着个竹篓,我瞅见里面有竹鼠,还有几只山牛蛙!”

“竹鼠?那东西躲在竹林根下,可不好逮,”陈老爹磕了磕烟锅,“前几年我去砍竹子,见着过竹鼠洞,深着呢,得用烟熏才能把它们呛出来。”张嫂往山口方向望了望,“山牛蛙更难得,这时候都躲在岩石缝里冬眠,怕是李老栓他们烧了枯枝,才把它们逼出来的。”

“我听说山牛蛙的腿比家蛙粗一倍,红烧最是下饭,”二柱子舔了舔冻得干裂的嘴唇,“去年我姑爹送了两只来,我娘用辣椒炒了,我一顿吃了三碗饭。”旁边的孩子都被他说得直咽口水,七嘴八舌地问着竹鼠的模样,晒场里的热气又涨了几分。

就在这时,一个更炸的消息像火星掉进了干柴堆。瘸腿的周老四拄着枣木拐杖,一瘸一拐地挤过人群,棉袄前襟沾着泥点,他往石碾子上靠了靠,喘着粗气说:“江知青!江知青他们仨,怕是要搞个大的!”

人群瞬间静了静,连孩子们都停住了打闹。谁都知道,城里来的江奔宇看着文弱,白净的脸上总带着点书卷气,可打猎却是把好手。从江知青来到古乡村开始,一共打了多少野猪,他们也都不记得,只知道现在江知青建起大房了,肯定和打到的那些野猪有关联,这事在村里传了多久了,连隔壁公社的人都知道靠山屯有个会打猎的知青。

“周老四,你这话当真?”林老爹往前凑了凑,烟锅上的火星差点燎着胡子,“江知青他们仨——他跟覃龙、何虎,这仨凑一块儿,怕是能闹出点动静。”

周老四拄着拐杖往地上点了点,声音因激动有些发颤:“刚才我去晒场后头的柴房抱柴火,瞧见村里俩后生抬着两头小野猪往那儿挪,那猪少说也有百一二十斤!抬猪的阿永家二娃子海拍跟我说,江知青让套了两辆牛车去山口等着,估摸着还有大家伙!”

“两辆牛车?”赵矮子惊得直起身,“往年最多也就一两头,这是打着多少东西?”王婶手里的顶针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她弯腰去捡时,听见张嫂低声说:“莫不是他们去了冲锋岭?”

这话一出,人群里顿时起了阵骚动。穿红袄的春燕姑娘刚给她娘送完棉鞋,听见这话立刻捂住了嘴,眼睛瞪得像铜铃:“冲锋岭?就是那个乱石岗子?我哥前几年去那儿砍柴,说那地方的荆棘比人还高,走一步都得扒开枝子。”

周老四往山口方向努了努嘴,冻得发紫的嘴唇抿成一条线:“有人瞅见,他们仨背着猎枪,往冲锋岭顶去了!”

“啥?冲锋岭顶?”蹲在地上的林老爹“噌”地站了起来,烟锅都掉在了地上,“那地方能去?前年老陈家的老三去那边采蘑菇,回来就说看见过一头野猪,跟小牛犊似的,獠牙跟弯刀似的,说有六七百斤!”

“六七百斤?”春燕姑娘的声音都带了颤,“那得多大?我家水缸才装两百斤水,那猪不得比仨水缸还沉?”

“谁说不是呢,”旁边的刘老三皱着眉,往手心里呵着气,“冲锋岭顶全是乱石岗,别说打猎,走路都得扒开枝子。那地方的野猪,听老辈人说,都是成了精的,皮糙肉厚,枪子儿都未必打得穿。他们仨敢往那儿去?”

消息像长了翅膀,在晒场里飞了一圈又一圈。有人说江知青带了炸药,是从公社武装部借的,要炸野猪窝;有人说覃龙——村里有名的大力士,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