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来啧啧称赞,“行啊小子,这么快就配上‘铁驴’了!
快进来坐会儿?”
他热情地招呼江奔宇进他那小小的门卫室。
江奔宇笑着婉拒:“不了李大爷,站这儿透透气,您吃您的。”
他靠在门框边,就着清晨的凉意和晨光,跟李大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
话题自然绕着那辆新车,也聊点站里的闲话,比如昨晚谁打呼噜太响,谁又被老婆骂了。
在70年代的国营单位,门卫往往是信息枢纽,这种人情的润滑让略显死板的环境多了几分温度。
正聊着,一辆飞鸽自行车“叮铃铃”
响着冲进了运输站大院,骑车的正是满头是汗的孙涛。
“江哥!”
孙涛猛捏闸刹停,一脚撑地,诧异地打量着已经在门口优哉游哉的江奔宇,“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今天怎么这么早?”
他可是知道江奔宇住村里,路途不近。
江奔宇笑着掸了掸裤腿上蹭的灰:“昨晚睡得早,起来没啥事,就早点蹬过来了。
免得又像昨天那样紧赶慢赶的,怕再迟到嘛。”
语气里透着点新人的谨慎。
“哎呀我的哥!”
孙涛闻言大笑,推着车也停到棚子里,边锁车边说,“真不用那么紧张兮兮的!
除非遇着特殊任务,比如刚过去那会儿抢运公粮,忙得人仰马翻,恨不得一天跑八趟。
平常日子,咱这活儿清闲着呢!
基本上两三天才出一趟车。
只要手头没任务,你晚点来,在调度室门口下盘棋都没人说啥!
只有紧急调度才需要随叫随到。”
“哦!
这样啊!”
江奔宇恍然大悟,心里一松,紧绷的弦也跟着放下不少。
他这才明白国营单位工作的节奏,并非全是想象中的紧张匆忙。
“走吧江哥!
正好今儿个早,带你把流程彻底过一遍,省得你心里没底。
边走边聊!”
孙涛热情地招呼着,两人并肩走进运输站大院。
停车区,停着八九辆绿皮的“解放”
ca10b大卡车,地上散落着些油污和麻绳。
孙涛领着江奔宇径直来到调度室门口。
只见墙上挂着一面巨大的、用木框镶起来的水泥黑板。
黑板上用红色和白色的粉笔,工整地画着表格,填满了密密麻麻的信息。
“瞧见没?江哥,以后这就是你的‘圣旨榜’!”
孙涛指着黑板,煞有介事地说,“每天来站里,第一件事,先到这黑板前来‘觐见’!”
他开了句玩笑,随即正色讲解起来,“站里调度员每天一大早,都会把当天的出车计划写在这上面。
你看,表格清清楚楚写着:车号、司机的名字(就是你啦)、目的地、需要送达的大致时间。
你找到自己的名字、车号和目的地,记住就成了!”
他凑近黑板,指着其中一行:“看,比如今天:江奔宇,7号车,平县,16时前送达。
记下了吧?然后你拿着这信息,转身往这边走,”
孙涛转身指向几步开外的一个小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