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七章 会面3(2 / 3)

p>

李倚最后看向王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至于王节帅方才所提奔袭侧翼之计…本王深以为然。

待两军于汉州前线稳住阵脚,迫使贼军主力与我相持之时,便是节帅施展神勇,断其羽翼、绝其粮道的最佳时机!

届时,本王在正面,牵制宋行能主力,节帅于敌后,痛击山、杨,使其尾难顾!

此战功,非节帅莫属!”

这才是真正的以退为进!

李倚主动承担了最艰苦也最显眼的正面防御任务,将自己置于战场中心,既满足了张承业对皇室担当的期待,也彻底堵住了王建推诿的借口。

更重要的是,他将王建“奔袭薄弱”

的计划,巧妙地转化成了在双方对峙、敌军被牵制住之后才进行的行动。

这意味着王建必须等,必须配合李倚在前线稳住局面,才能去实施他的“功”

计划。

主动权,无形中部分回到了李倚手中。

而且,将“功”

的承诺再次抛出,也是对王建的一种安抚和诱惑。

王建是何等人物,瞬间就明白了李倚的用意。

他心中暗骂一声“小狐狸”

,脸上却立刻堆满感动和钦佩,猛地离席,对着李倚深深一揖,声音洪亮,带着“激动”

的颤抖:“大王英明!

大王高义!

身先士卒,亲临锋镝,此等气魄,真乃社稷之福,三军之幸!

末将王建,敢不效死?必当秣马厉兵,待大王在前线稳住乾坤,末将即刻率精锐出击,定要那山行章、杨晟二贼,死无葬身之地!

大王放心,末将与大王同进同退,共抗强敌!”

周庠也连忙附和:“大王此策,深谙兵法虚实之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我等必竭尽全力,辅佐大帅,不负大王重托!”

李振也明白了李倚的深意,心中暗赞,不再多言。

一场看似无解的推诿和暗斗,在李倚这步看似退让实则占据道义高点和部分主动权的决策下,暂时达成了“共识”

帐内的气氛再次“融洽”

起来,双方就移驻汉州前线、构筑防线、粮草转运等具体事宜迅“商议”

起来,仿佛之前的推诿从未生。

当李倚起身告辞时,王建亲自送至辕门外,执礼甚恭,口称“大王保重”

两人在料峭的春寒中拱手作别,脸上都带着符合身份的、无可挑剔的微笑。

李倚翻身上马,在张承业、李振及玄甲卫的簇拥下,策马返回绵竹大营。

寒风拂面,他的眼神却异常冷静。

“大王,移驻汉州前线,直面宋行能七万大军,是否太过行险?”

李振策马靠近,低声问道。

李倚目视前方,声音低沉却清晰:“险?留在绵竹,被顾彦晖‘看’着,与王建互相猜忌推诿,才是真正的险境。

移驻前线,看似置身险地,实则化被动为主动。

一则安张承业之心,示我以国事为重;二则,将王建也绑在了战车上,他若想取‘功’,就必须保证我在前线不能败,甚至…还要盼着我顶住压力,给他创造机会。”

他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