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祸从天降(2 / 3)

每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都会经略西域,你们哈拉汗国还灭了认大郑为宗主国的于阗国,郑国河西知府李卿现在只有不到区区三万人。错过这次机会,再想要拔除大郑在西域的军事存在、消灭西州回鹘、一统天山南北,恐怕就只能在梦里了。

雪域高原上的各位首领对温太尉的提议反应平平,不错,当年的吐蕃确实阔过,巅峰时期西边扩张到恒河流域,东边更是趁着安史之乱打进了长安城,雄鹰在念青雪山展翅翱翔,用锐利的双眼打量着芸芸众生。

奈何,吐蕃跟大唐就像是一对双生子,几乎是同盛同衰。当朱温忙着灭唐建梁的时候,雪域高原上也经历了一场席卷吐蕃全境、破坏力不亚于安史之乱的奴隶平民大起义,到处都是生灵涂炭,战火纷飞。

自那以后,吐蕃各部都是各自为政、互相攻伐,再也没有出现过像松赞干布那样的一代雄主,重新统一高原各大部落。

而且如今的大郑对吐蕃各部采取的是怀柔政策,不仅通商通流,还有优惠福利。双方好好的,有粮食吃、有生意做,我失心疯了跟着你去检验西部行营部署安容的军事指挥能力?

而且最近秦王韩登也回到了长安,当年他是怎么替李遗景接管祖坟的,我们还记着呢。要打你自己去打,等你什么时候真的打进长安了,我们再商量这个事情。

哈拉汗国倒没有像吐蕃诸部这样兴致缺缺,他们被温太尉的使者搞的都快要分裂了。

是字面意思哦,真分裂。

哈拉汗国的王子亲自到过汴京,参加过建隆观武,他对望云军从天而降的场面记忆犹新,对那支未能窥得一见的龙啸营更是深怀恐惧,他可不认为汗国的将士们能以血肉之躯扛住雷劈。

但问题是,哈拉汗国的其他王公贵族们并没有见过啊!你说的那么玄乎,谁知道你是不是因为其他什么目的?也许你是跟郑国有什么秘密约定或者图谋呢?

再说了,那位远在天边的温太尉派来的使者说的也没错呀,肥肉就在嘴边,不吃白不吃。纵使他们真的有那样的军队,忙的过来吗?人家近在咫尺都不怕,你隔着这么远畏首畏尾的做什么?

那照你这么说,我们干脆别忙活了,李卿开口说句话,我们直接举国投降划归进大郑的版图得了~

就这样,整个哈拉汗国分裂为两派,互相争吵不休,天天吵嚷骂架,最后渐渐演变为党争。加上他们国内的特殊情况,二王子的舅舅决定以此为契机,争取更进一步,国家局势一下子就混乱了起来。

有点像那对因为“假如我们中了500万,该怎么分配”的幻想产生了不同意见,最后真的闹到去民政局离婚的夫妻。

对于眼下四境烽火的情况,文训表现的很淡然。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抵御八面来风。

大郑设立四大行营的目的,就是专门为了应对来自各个方向的军事威胁,每个行营的部署或者都部署,都是从周末郑初的战火洗礼中走出来的铁血统帅,不敢说百战百胜,那也是身经百战。文训对王臣鹤、李继贤、种平都很有信心。

而且,你最好祈祷会被他们挡住,他们要是挡不住,朕这个全服第一就要亲自下场尝尝你的咸淡了。

这场几乎让全天下都燃起来的战争阴云,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