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引李威入局(2 / 3)

sp;  试点经验很快被总结成《村级智慧治理操作手册》,并在全县推广。随后,省里也组织了专项学习会,邀请朱远航分享经验。他在会上强调:“智慧治理不是替代村民自治,而是赋能村民自治;不是让技术主导决策,而是让技术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

    然而,就在基层治理稳步推进的同时,朱远航却接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通知??中央办公厅拟组织一次关于“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专题研讨会,邀请他作为地方代表发言。会议规格极高,中央多位领导将出席,各省也派出了主要负责人参会。

    朱远航深知,这不仅是一次展示青岭经验的机会,更是一次对“治理共同体”理念的全国性检验。他连夜整理思路,准备了一份题为《从共治到共享:新时代基层治理的路径探索》的发言稿。

    在发言中,他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坦诚地谈到了基层治理中的现实困境:比如技术推广中的“数字鸿沟”,比如公众参与中的“信息不对称”,比如制度设计中的“权责不清”等。但他更强调了解决路径:“真正的治理现代化,不是让政府变得更强大,而是让群众更有话语权;不是让技术成为权力的工具,而是让它成为服务人民的桥梁。”

    这番话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共鸣。会后,多位省级领导主动与他交流,希望借鉴青岭经验。而一位中央领导在总结讲话中特别提到:“朱远航同志的实践告诉我们,基层治理的现代化,不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技术革命,而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我们要鼓励更多像他这样的干部,敢于探索、善于创新、勇于担当。”

    这场会议之后,朱远航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但他始终保持清醒,深知任何制度的推广,都必须经历时间的检验。他开始着手推动“治理共同体”理念的制度化落地,在县委的支持下,牵头起草了《青岭县治理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六大核心机制:公众参与机制、权力监督机制、技术赋能机制、政策反馈机制、风险防控机制、干部激励机制。

    方案出台后,县委组织了多轮论证,并邀请省社科院专家进行评估。最终,该方案被省委列为“全省基层治理改革试点项目”,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与此同时,朱远航也开始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让治理现代化不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而是真正融入社会文化,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认同?

    他提出了“治理文化培育计划”,主张将治理理念融入学校教育、社区活动、企业文化等多个领域。他亲自推动在全县中小学开设“公民治理课”,通过案例教学、模拟议事等方式,培养青少年的公共意识和参与能力。

    他还支持成立“青岭治理文化研究会”,邀请本地作家、艺术家、教育工作者共同创作一批反映基层治理实践的文艺作品,包括纪录片、小说、话剧等。其中一部名为《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