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我们,真正的治理,是从群众的需求出发,而不是从文件出发。”
2085年夏,随着“朱武精神教育基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青岭村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持初心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其精神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为此,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朱武精神传播联盟”,联合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机构、媒体平台,共同打造一个集学术研究、文化传播、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型传播网络。
联盟成立后,首个重点项目便是启动“朱武精神百校行”活动,组织专家学者、青年志愿者走进全国百所高校,开展巡回讲座、互动研讨、纪录片展映等活动。活动首站在北京大学举行,现场座无虚席,许多学生表示深受触动。
“以前总觉得基层治理离我们很遥远,但现在我发现,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一名大二学生说,“朱武精神让我明白,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服务人民的意识。”
与此同时,青岭村还与多家主流媒体合作,推出大型纪实栏目《信仰的接力者》,聚焦新时代青年干部的成长历程。节目播出后引发广泛关注,收视率连续多周位居同类节目榜首。
2086年秋,青岭村迎来了“朱武精神研究院”设立的又一重要成果??“朱武精神国际奖学金计划”。该计划面向全球高校开放,旨在资助那些致力于基层治理、社会服务、公共政策等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来华研修,深入了解中国基层治理模式及其背后的理论支撑。
首批奖学金获得者来自非洲、南美、中东等多个地区,他们在青岭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与实践。一位来自肯尼亚的年轻学者在结业仪式上动情地说:“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倾听群众的声音,如何用行动去改变现实。这不仅是一段学习经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为了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青岭村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达成协议,在村里设立“全球基层治理研究中心”,定期举办国际论坛、发布研究报告、培训治理人才。这一举措标志着青岭经验正式进入全球治理话语体系,成为中国软实力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87年冬,青岭村再次迎来历史性时刻??“朱武故居纪念馆”入选“世界记忆工程”名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将一个普通中国共产党员的生平事迹纳入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充分肯定了朱武精神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授牌仪式当天,纪念馆前广场人头攒动,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专家、青年代表、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将“世界记忆工程”证书交到村支书手中时,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朱武先生或许不是一个名字响彻世界的伟人,但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种永恒的价值。”联合国代表在致辞中说道,“他让我们明白,真正的伟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