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也下了很大功夫。他提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倡导科技引领、绿色发展。
在他的推动下,市里设立了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和科研机构落户。他还亲自带队赴深圳、杭州等地招商,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一次招商引资洽谈会上,一家来自德国的环保科技公司代表对投资环境有些疑虑,担心审批流程繁琐、配套服务不到位。
朱武听完后,当即表态:“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为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我本人也会亲自协调相关部门,确保你们的投资顺利推进。”
随后,他安排专人成立项目专班,从选址、用地、环评到开工,全程跟踪服务。仅仅三个月,该企业的研发中心便正式开工建设,创造了本市引进外资项目的最快纪录。
德国公司代表感慨地说:“朱市长是一位真正的实干家,他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承诺的重视,让我们非常敬佩。”
随着一批重点项目陆续落地,本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2024年,全市GDP同比增长9.6%,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然而,朱武并没有被成绩冲昏头脑。他知道,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也在逐渐显现,尤其是城乡差距、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他牵头制定了《全市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优先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
有一次,他在下乡调研时,发现一所村小学教学设施十分简陋,教室窗户破旧,课桌椅都是上世纪留下的老物件。校长告诉他:“我们已经申请了好几次维修资金,但一直没批下来。”
朱武听后眉头紧锁,立即打电话给市教育局负责人:“明天上午九点,你带人到这所学校来开会,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第二天一早,教育局相关领导准时到达,朱武带着他们实地查看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并当场拍板:“这所学校的修缮工程列入市级重点项目,专项资金优先保障,年底前必须完工。”
事后,他又专门安排市教育局建立“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动态监测机制”,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朱武同样毫不松懈。他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将环境保护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制。
针对某工业园区存在污水直排问题,他亲自带队开展突击检查,责令环保部门依法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