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
####区域协同:打破行政区划壁垒
除了加强国际联系,朱武还将目光投向国内其他地区,试图通过区域协同发展进一步放大示范区的辐射效应。他认为,仅凭一地之力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必须学会借力打力,形成合力。
为此,他牵头组织了一场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圈的高层论坛,邀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学者齐聚示范区,共同探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会上,朱武首次提出了“虚拟城市群”的概念??即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地理位置分散但功能互补的城市紧密连接起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
具体而言,他建议示范区可以作为“虚拟城市群”的中枢节点,承担技术研发、高端制造等功能,而周边城市则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分工协作,如提供原材料供应、物流配送等服务。为了推动这一构想变为现实,朱武提议建立统一的数字平台,用于实时追踪货物运输情况、优化资源配置并降低交易成本。
这一提议立即引发了热烈反响。许多与会代表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其中,并承诺将在各自辖区内推广相关理念。会后,朱武趁热打铁,带领团队逐一对接各地需求,制定详细的合作方案。经过数月努力,首批试点项目正式启动,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合、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多个领域。
####持续改革:破除深层次障碍
尽管外部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朱武清楚地认识到,内部体制机制仍存在诸多阻碍发展的因素。例如,部分传统行业由于缺乏转型升级的动力,迟迟未能融入示范区的整体规划;还有一些基层干部因害怕担责而对改革创新持观望态度。
针对这些问题,朱武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首先,他启动了一项名为“清障行动”的专项治理活动,重点清理那些长期闲置的土地、厂房以及低效资产,确保有限资源能够优先配置给高成长性企业。其次,他调整了干部考核体系,将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纳入重要评价指标,鼓励大家大胆尝试新思路、新方法。
同时,他还特别注重倾听群众意见,多次深入社区、企业调研,了解一线人员的实际困难和诉求。有一次,他在走访一家小微企业时发现,虽然政策明确规定中小企业可享受税收减免优惠,但由于流程繁琐,很多企业根本无法及时申请到位。得知此情况后,朱武立即指示相关部门简化办事程序,并开通线上服务平台,使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所有手续。
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逐步落实,示范区的整体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数据显示,仅2023年上半年,示范区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吸引外资总额更是创下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