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名受冤人是怎么说的?”于大章又问道。
“他只知道叫这个名字。”那名警员答道:
“至于为什么会起这么个名字,他就不清楚了。”
这时,另一个小组的警员接话道:
“我们这边的受冤人也提到了锡城十二少这个名字,但也不知道这个名字代表什么。”
“不过他提到了一部电影,叫做《庙街十二少》,估计和这个电影有关。”
一提起这部电影,于大章心里立刻有了判断。
那个策划者起“锡城十二少”这个名字,不一定就是根据人数起的。
也许只是为了唬人,让别人以为他们人数众多,不好惹。
或者是,给这个团体定下一个限额,人数不能超过十二这个数字。
而后续的发展也正如这个名字一样,最终人数定格在了十二人。
“除了名字,还有没有关于那个小团体的具体事情?”
于大章看着刚才那名警员问道:
“比如,他们一起欺负过某人,或者做过什么坏事?”
他的心里一直有个疑问。
为什么嫌犯要报复这么多人?
假设嫌犯和某一个人有恩怨,没必要将这么多人牵连进来。
冤有头债有主。
总不能因为他们关系好,就将怒火撒到他们身上吧。
如果是这样,找家人报复不是更直接、更解气么。
随着调查的深入和这个小团体被挖出,于大章心里逐渐有了答案。
一定是那个所谓的“锡城十二少”集体做了某一件事,惹到了嫌犯。
正是因为他们所有人都参与了,所以嫌犯才会一个都不放过。
“他也说了几件事。”那名警员回答道: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