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只差一丝。
但这也说不准。
也许他是故意如此呢?
于和,他这个人,对剑法的感觉,太敏锐了。
顿时发现了不对。
毫无疑问。
刘醒非留手了。
但即便是他,也犯错了。
又或者说,到了他这个地步,想要留一手,太难了,瞒一下普通人还可以,但若是瞒于和这样天选的高手,就有些勉强了。
刘醒非哪怕刻意隐藏,但他的剑法也仍然不输于和。
当年,刘醒非也是浸于剑法。
他学了高原王的武功剑法,更是学了燕山剑法,明悟燕燕于飞,掌握离手剑,通晓了一定御剑之术。
也许他的境界,比纯粹的剑修,仍然要差一些。
但仍不是目前于和可比的。
正是因为刘醒非发现剑的极限,这才改了用枪。
枪法,是剑法的延伸,扩大化。
在刘醒非过去的战斗中,他很明显的发现很多时候剑法是不够用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妖邪,那种体型巨大的,这时一把长枪绝对要比剑好上许多。
这才是刘醒非的武器从剑变成了枪的原因。
可纵是如此,刘醒非也没说把剑法彻底放下了。
他仍是当前少有的剑道高手。
在于和眼中,刘醒非的剑法,哪怕是在藏,也过于厉害了。
于是他问。
“你从前练过剑法?”
刘醒非道:“家传的,要试一下吗?”
于和想了一下道:“你要不介意,就使出来看看。”
刘醒非笑了一下。
干笑。
虽不情愿,但却也不好不掏一些真东西。
这事儿闹的,真不怪刘醒非,也不怪于和,怪只怪天意难违。
谁让刘醒非武功太高,三世积累,岂是小可,就算他再怎么隐藏,也终有一些是藏不住的。他又不是隐者,也不是杀手,学那么多潜隐之术,一个一直以来都顺风过惯了的人,怎么可能去做好谨小慎微这四个字!
再有,就是于和了。
此人果然不愧是剑道天赋的天才。
也就是于和,才能发现,一般人,能看出什么?
了不起看一个大概也就差不多了。
此时,刘醒非别无选择,只能耍了上套久久未使的燕门剑法。
燕门剑法。
第一式就是春风乍起,然后是一池春水,燕子归来,燕子飞,燕衔泥,飞燕回廊,燕剪尾,燕子低飞,燕子掠水,燕影对照,燕梳翎,燕子归处,飞燕惊龙。
尤其是最后一招。
飞燕惊龙。
这一招剑法,讲究的是身法和剑法,合二为一,纵身跃出,其剑势不可挡也。
但即便如此,刘醒非还是错估了这一套剑法的威力。
如此一门剑法,它博大宽深,是昔年燕山派的镇派武学。
因为看似一套剑法,但实则对轻功,内力,都有极强的要求。
武功差一点,就施展不出此套的剑法。
而能使出这套剑法,放眼当时的江湖,你最差也是一个一流高手,达到了可以在江湖上正常行走的程度。只要你不是作死,不是大意,不是遇到了珍稀的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