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奥军中线阵地被突破,赫卢姆的失守和炮兵阵地被穿插肢解,奥军在事实上已经失败,奥军总指挥贝内德克不得已下令全线撤退
普军全线发起进攻,奥军德鲁维尔旅被命令留下进行断后,掩护炮兵重组撤退
此时奥军的战线已经全线崩溃,到处都是人,根本分不清是奥军还是普军
德鲁维尔旅在顶着普军多个师的集火进攻遭遇重创,整个旅损失超过四分之二为奥军主力撤退争取了半天时间
7月4号下午1点,奥军撤出战场,普军获得萨多瓦\/克尼格雷茨战役的胜利
奥军在萨多瓦\/克尼格雷茨战役的失败标志着奥地利对德意志地区干预的全盘失败,但在意大利战场奥军却节节胜利
7月20号,意大利出动19艘蒸汽铁甲舰与奥地利21艘蒸汽铁甲舰于亚得里亚海利萨岛(今克罗地亚维斯岛)附近发生海战
意大利舰队由卡洛·迪·佩尔萨诺海军少将指挥,奥地利舰队由威廉·冯·特格特霍夫海军少将指挥,双方在海上展开战舰对射
特格特霍夫将舰队编成三个字楔形突击序列,以装甲舰为排头先锋,战斗中奥舰集中火力打击意军中军,双方装甲舰炮战效果有限。关键时刻,奥旗舰费迪南·马克西米利安号以撞角击沉意旗舰意大利国王号,另有意舰角力场号被击中起火后爆炸,卡洛·迪·佩尔萨诺海军少将在被其余意大利舰船救起后下令撤退
战斗并未持续多久,便以意大利损失三艘铁甲舰,伤亡千余名海军官兵,主动撤退为结束
奥地利这边仅伤亡176人
利萨海战也是欧洲首场蒸汽铁甲舰之间的大规模海上战役,标志着海战由风帆时代向蒸汽铁甲舰时代转变
虽然神州早已经将海军中的木制战舰全部淘汰换成了钢铁蒸汽战舰,而且神州的战舰性能是领先欧洲的
7月26号,普鲁士和奥地利在尼科尔斯堡(今捷克米库洛夫)签署停战协定
出席双方是普鲁士宰相奥托·冯·俾斯麦,奥匈帝国首相安东·冯·施梅尔策
俾斯麦一脸笑意的坐在椅子上看着对面面色铁青的安东·冯·施梅尔策开口说道
“普鲁士和奥地利为了这个东西争夺了数十年,现在,终于结束了”
俾斯麦说道
“你是在发表什么胜利者宣言吗?”
安东·冯·施梅尔策没好气的说道
“要我说,这场战争,对于普鲁士和奥地利来说都没有赢家”
俾斯麦沉吟说道
“此话怎讲?”
安东·冯·施梅尔策抬起头看向俾斯麦
“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是德意志民族,战争只是同族互相伤害罢了”
俾斯麦说道
俾斯麦的这番话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悲剧本质。普鲁士和奥地利虽然在政治和军事上存在竞争,但它们本质上都属于德意志民族
这场战争让德意志民族内部陷入了分裂和冲突,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民族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它破坏了德意志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给德意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于普鲁士而言,普鲁士通过这场战争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