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5月17号,柏林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无产阶级组成的工会和博延开始了最后的谈判
5月19号,三方通过《普鲁士公民议会组建以及扩大修正草案》,之前是没有修正两个字的,但在勤王军事件后普鲁士政府便掌握了主动权,对勤王军的铁血镇压和普鲁士军队的威胁最终让资产阶级民主派同意谈判,反倒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工会虽然停止了武装斗争,但罢工仍然在持续
这期间普鲁士工会由一名叫马克思的年轻人领导,他始终坚持既然武装斗争已经开始就不应该半途而废,但在资产阶级民主派放下武器妥协后,马克思也被免去了领导人职务,但他在离任前制定的未达目的罢工就不能停止的方针被保留了下来
修正草案规定,普鲁士公民议会宣誓效忠普鲁士国王,随后国王会下放民政权力交由公民议会,但公民议会只有在民政方面有决定权和议政权,其余方面并无权力干涉
议会共设180席,设议会长一职由议会选举产生统领公民议会,议会主要群体包括,普鲁士新兴资产阶级,普鲁士无产阶级,普鲁士传统容克贵族,三方的占比分别是百分之三十五,百分之三十五,百分之三十
容克贵族占百分之三十是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暗中授意下主动让出去的,目的就是让占据多数席位的普鲁士新兴资产阶级和普鲁士无产阶级这两大群体自己斗,容克贵族就站在中间两头吃好处
反正普鲁士仍然是封建专制,容克贵族仍然占据普鲁士权力高位,公民议会只是普鲁士政府转移矛盾的地方而已
随着草案正式通过,柏林革命以一种极具戏剧化的形式落幕
1848年5月19日的《修正草案》,是普鲁士统治者在革命风暴中的一次“战术性撤退”——他们用有限的权力让渡换取了社会表面的稳定,却从未放弃封建专制的核心利益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1849年5月16号,普鲁士政府查封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在1848年6月1号创立的《新莱茵报》,《新莱茵报》是1843年3月31号被普鲁士政府查封的《莱茵报》的再次重生,但在柏林革命失败后,普鲁士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下,马克思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再次受到普鲁士专制政府的迫害,就在《新莱茵报》被查封后马克思遭到了普鲁士专制政府的驱逐令
再次之前1848年12月普鲁士政府就已经剥夺了马克思的普鲁士国籍,这次的查封也宣告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流亡生涯的开始
随后马克思前往法国,但法国政府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拒绝马克思入境法国,经过一番艰难曲折后,8月马克思流亡伦敦
马克思在到伦敦后因为他的敏感身份和无国籍被伦敦政府严密监视,同年11月恩格斯到达伦敦和马克思汇合,但他们现在的身份都极其敏感,英国政府对他们虽然没有过多的限制但也没有任何帮助
同年12月,几人收到了一封信,信上说了几人的身份敏感问题,英国政府决定对几人的往事不再过问,可以正常在英国生活工作
此时的英国可以说就是世界资本主义大本营,英国政府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让几人摸不着头脑
经过多方调查后,马克思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