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传输管道将设备输送至第一施工队的平台。时衡远程指导凌风操作:“将发生器对准漩涡中心,释放双能脉冲,每三分钟一次,每次持续十秒,能中和时空混沌粒子的干扰!”
凌风按照指导启动发生器,淡银色的时维能量与淡蓝色的空维能量交织成脉冲光束,射入混沌漩涡。果然,脉冲释放后,漩涡的时空扭曲明显减弱,空间隔离罩的漏洞逐渐闭合。凌风抓住机会,带领队员快速完成加固层的搭建,将混沌漩涡彻底封锁在隔离罩内。
修复工程启动的第一周,各施工队共完成了封印30%区域的屏障铺设,加固了5处核心裂痕,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施工设备在混沌环境中的故障率较高、部分队员对跨维度协作流程不够熟悉、能量输送偶尔出现延迟。封印长期修复委员会立刻召开紧急会议,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方案。
技术研发组对施工设备进行优化,在设备外壳加装“十维防侵蚀涂层”,提升设备在混沌环境中的耐用性;能量调配组与各维度能源支援区建立“实时通讯机制”,提前十分钟预判能量需求,避免输送延迟;现场执行组则组织队员进行跨维度协作培训,模拟各种突发场景,提升团队的应急配合能力。
调整后的修复工程效率大幅提升。第二周,施工队完成了封印45%区域的屏障铺设,混沌漩涡的隔离罩也升级为“十维复合加固型”,能自主吸收混沌能量转化为运行能源;第三周,封印东侧、南侧的裂痕全部修复完毕,施工重点转向西侧与北侧的高难度区域。
凌月在修复西侧裂痕时,创新出“模块分层嵌入法”——将十维复合防御屏障模块分成三层,先嵌入底层模块稳定裂痕结构,再铺设中层的能量传导模块,最后安装顶层的自主修复模块。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模块的贴合度,还让屏障的整体稳定性提升20%,被委员会推广到所有施工队。
“凌月的方法太实用了!我们之前安装模块总是因为结构不稳定返工,现在用分层法,一次就能成功!”来自土维宇宙的施工队员土岩兴奋地说,他所在的小队用这种方法,提前两小时完成了当天的修复任务。
修复工程进行到一个月时,全维度混沌监测网络传来好消息:维度混沌深渊的混沌能量浓度已从修复前的15%降至5%,封印屏障的能量传导效率恢复至85%,未再出现新的裂痕或泄漏点。十维联盟理事会在总结会议上,对修复委员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决定增派三十支施工队,加快修复进度。
阿木在会议上特别表扬了凌月、金羽、风溪所在的第二施工队:“他们在修复过程中不仅高效完成任务,还创新出实用的施工方法,展现了新一代守护者的能力与担当。希望所有施工队都能以他们为榜样,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修复进度。”
凌月站在施工平台上,望着逐渐被十维复合防御屏障覆盖的封印,心中满是成就感。从十维传承学院的学员,到护卫队预备队员,再到参与如此重要的修复工程,她深刻理解了“平衡守护”的意义——这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信念的坚守与协作的力量。
此时,临时修复基地的实验室里,技术研发组又有了新的突破——他们研发出“十维混沌转化器”,能将吸收的混沌本源能量100%转化为十维平衡能量,输送至十维平衡阵的能源库。“若将这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