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赵老师又要提刀了(2 / 4)

清妖 傲骨铁心 2575 字 14天前

城东的工商产业园大门两侧贴满招工信息,连带着“中介”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街上说着外地口音的商人、账房、工匠随处可见,茶馆酒肆里谈论的也多了什么“股本”、什么“汇兑”等过往听都没听过的新鲜词汇。

    隶属藩司衙门的工商督办署于其中发挥重大作用,那些到各地招商引资的小吏们也为安徽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藩台衙门这边更是门庭若市,每天都有大量想见赵安一面的商界人士拜帖投入。

    赵安此时当然知道安庆的巨大变化除了自己的引领和鼓励外,也是其身世谣言发挥的作用,对此乐见其成。

    反正,绝不辟谣。

    好在,也没人向他本人求证过。

    就是问了,赵安也不会予以正面回答。

    学政大人被老宋带去办贷款手续当天,赵安在藩台衙门又开了一次座谈会,参加的主要是近期来安庆投资的外地商人代表。

    为了突显亲民形象,赵安穿的是常服,会场还是部署在藩司二堂,格局跟上次抓捕抚标军官一样,给人一种“共商事业”的氛围,而不是一众商人卑微在那坐着,藩台大人坐在主位高谈阔论。

    “诸位今日不必拘礼,畅所欲言便是。”

    简单的开场白尽量赵安对“效率”的追求,他可不喜欢拿个讲话稿在那一讲半个小时,突出什么,发挥什么,再讲几点什么的。

    他开会就是要了解情况。

    “不敢,不敢!”

    “大人抬爱!”

    一众参加座谈会的外地客商连忙起身拱手,虽然众人早已听闻眼前这位年轻的赵大人相当务实,但务实到如此地步还是出乎他们意料的。

    商务督办署的人为赵安介绍:“大人这位是苏州的席员外,他家主营丝绸、布匹,在苏松两地开有几十家店,生意做的极大,广州十三行有好几家就是从他家进的货。”

    “噢?”

    赵安看向那席员外,发现对方大约五十岁的年纪,眼神一看就是特别精明的人。

    广州十三行他是知道的,眼下清朝与洋人贸易的唯一窗口。

    每年利润大的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