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抢押卷车不太行(2 / 4)

清妖 傲骨铁心 2627 字 15天前

意。

    想要成功复印考卷,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就是他得抽到下下签,最好是让扬州最后一场开考,确保有充足时间进行操作。

    这要直接抽了个上上签第一个开考,那这事就完完。

    第二,就是得买通至少一个府学教授,以及两到三个阅卷房师,此外也得买通现场监卷的省学政官员。

    前者是随机性,很难保证成功。

    后者,因为要买通的官员太多,需要的资金恐怕没个几万两搞不定。

    三瓜两枣的谁跟你干这杀头的买卖?

    除非,能直接买通学台老宗师,一步到位可能就便宜的多。

    那么,本届江苏学台老宗师是哪位呢?

    是乾隆十九年一甲第二名榜眼,曾任内阁学士、会试同考官,工部、礼部侍郎的胡高望。

    按娄老师说法,这位老宗师可是爱才如命的人。

    是才,不是财。

    只要是人材,胡老宗师就特别看重,甚至不惜动用特权栽培扶持他认为的人材。

    不过胡老师有个毛病,就是特别喜欢咬文嚼字,十分的老古板。

    老古板倒无所谓,只要他也爱财就行。

    赵安以府学名义给省学政上交了七千两,只要这七千两胡老宗师没退,或许这次院试真能成为乡试的提前演练版。

    为了做足功课好去省里不在老宗师面前出洋相,赵安又问了些娄老师去省学政衙门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相应的一些规矩后,死活给人娄老师丢下一千两“别敬”,又说第二天要过来送送娄老师,结果娄老师钱收了,但也死活不要他赵教授送。

    原因是避嫌。

    院试在即,娄老师作为省学政衙门官员不方便在公众场合同某地学官太过亲切。

    “应该的,应该的。”

    赵安连连点头,当下告辞。

    江苏学政衙门为何在江阴而不在江宁或苏州,倒不是清廷故意在国初反抗最激烈的地方设立学署,搞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