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空间里,那场“诸天跨界艺术节”
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
楚焰儿能感觉到,自己灵魂深处仿佛多了一根无形的丝线,与那些被她强行“邀请”
参展的世界产生了一丝微妙的联系,尤其是scp基金会那边传来的、混杂着震惊、愤怒与一丝茫然不解的“规则回响”
,让她时不时就想偷笑。
然而,最大的收获,并非这场艺术节本身带来的混乱乐趣,而是高维观察者在那之后,悄然注入她编辑器核心的一缕全新的、难以言喻的力量——【叙事权柄(雏形)】。
这并非直接的力量增幅,更像是一种……视角的升维。
她现自己能更清晰地“阅读”
到任务世界背后的“故事脉络”
,能隐约感知到某些事件的“情节权重”
,甚至能模糊地察觉到,自己以及那些“主角”
们,似乎都处于一个更大的“叙事框架”
之内。
“叙事权柄……”
楚焰儿反复咀嚼着这个词,指尖在虚空中划过,带起的规则涟漪不再仅仅是光晕,而是隐约呈现出某种文字段落或分镜脚本的轮廓,“这感觉……像是从演员变成了能偶尔瞥见剧本的……场记?或者……不那么守规矩的编剧助理?”
这个现让她既兴奋又毛骨悚然。
兴奋在于,这无疑是她“规则艺术家”
道路上的又一次巨大飞跃,意味着她能以更本质的方式介入甚至“创作”
故事。
毛骨悚然在于,她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可能连同那些世界)确实处于被“观察”
甚至被“书写”
的状态。
“那位‘观众’,或者说‘作者’,到底想看到什么呢?”
她陷入了沉思,“仅仅是混乱的喜剧?规则的碰撞?还是……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对‘叙事’本身的反思和……互动?”
一个更加大胆、近乎亵渎的念头,如同黑暗中燃起的鬼火,在她心中摇曳——她不想只当个在舞台上卖力表演、取悦观众(作者)的演员了。
她想……在剧本的空白处涂鸦,甚至,尝试着去触碰那面看不见的‘第四面墙’。
“系统,”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冷静与探究,“我现,我们好像一直在一个巨大的‘故事’里打转。
你说,如果我们尝试给这个‘故事’加点批注,或者……画个鬼脸,会怎么样?”
“滋……检测到宿主认知层级提升至危险领域。
警告:对‘叙事框架’的直接干涉,其后果完全未知,可能引‘存在性’层面的风险。
Ω观察者的态度亦未可知。”
“未知才有趣,不是吗?”
楚焰儿笑了,那笑容中带着艺术家特有的偏执与疯狂,“而且,你不觉得,一直被动表演,有点无聊吗?总得试试看,能不能跟‘上面’的那位(或那些位),进行一点更……‘平等’的交流。”
她决定,下一个任务,将不再是简单的修复bug或个人艺术表达,而是一次针对“叙事框架”
本身的、小心翼翼的“探针式”
艺术实验。
“找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