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的核心区域是一座巨大的发射架,高达数十米。
发射架周围,分布着指挥中心、燃料储存库、观测站等一系列配套设施。
“土壤的承载力已经测试完毕,符合要求。”一位工程师拿着报告,递给前来视察的科罗廖夫,“发射架的基础浇筑也已完成,强度达标。”
科罗廖夫接过报告,仔细翻看着,眉头渐渐舒展:“很好。气象站的建设进度怎么样?发射窗口的预测至关重要,不能出任何差错。”
“气象站主体已经完工,正在安装雷达设备。”工程师回答,“预计下月初就能投入使用。到时候可以实时监测风速、湿度、气压等数据,为发射时间提供精准的参考。”
科罗廖夫点点头,抬头望向远处的发射架。
回到科研中心时,已是深夜。
科罗廖夫推开实验室的门,看到大家还在桌前忙碌。
桌上摊着卡普斯金亚尔试验场的地形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
“还没休息?”科罗廖夫有些意外。
斯图加特抬起头,眼底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清明:“在看试验场的安全距离参数。”
她指着图纸上的一个圆圈,“这个范围是不是可以再扩大五十米?万一发生意外,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科罗廖夫走过去,看着图纸上的标注:“考虑得很周全,不过我已经料到并让施工队再调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