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义济堂殓事录》原始代语稿影印件。
那是一段用毛笔写下的潦草文字:“我不是纵火者,破门三十七次都无法出去,起火时学生都已昏迷,我背着尸体到门口,门锁着。世人只记住我的名字,却认为我是作恶者。”
寥寥数语,道尽了一个被误解至死的灵魂最后的悲愤与不甘。
“试试‘记忆对抗’。”苏晚萤建议道,“用真相去冲击谎言构筑的执念。”
沈默略作思忖,便同意了。
他将这段文字用A0尺寸的纸张打印出来,通过机械臂,将其缓缓贴在了镜子正前方。
就在那段文字与镜面接触的瞬间,监视器里,那团原本只是蠕动的黑影猛地剧烈震颤起来!
它仿佛看到了什么极端恐惧或愤怒的东西,疯狂地撞击着镜面,试图重新凝聚成“教师”的形态,却一次次失败。
沈默紧盯着另一块显示着数据流的屏幕,上面记录着镜像的动作延迟。
“延迟从0.3秒,增加到了1.2秒。”他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
这意味着,这段被掩盖的真相,正在从根本上动摇着“教师”残响的认知核心,削弱了它执念的强度。
“有效,但还不够彻底。”沈默的眼中闪烁着属于学者的狂热光芒,“它被困在‘推门救人失败’的线性记忆里,那我们就用一个它无法理解的逻辑,彻底摧毁它的认知闭环。”
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无限反射悖论”。
很快,第二面双面镜被机械臂精准地架设在了房间内,正对着那面承载着“教师”残响的古镜。
当系统启动,两面镜子之间形成了无限递归的反射通道。
监视器画面中,一个诡异的场景出现了。
镜中,那团黑影终于重新凝聚成了“教师”的模样,它茫然地看着前方,然后又一次开始了它永恒的动作——推门。
第一个倒影在推门,第二个倒影在推门,第三个、第四个……一直延伸到视觉的尽头,无数个“教师”在同一时间做着同一个绝望的动作。
当所有倒影同步重复到第七次推门动作时,最深处的那个倒影,那个最小、最模糊的“教师”,突然停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