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影签(1 / 3)

苏晚萤的指尖划过一张张泛黄的会议照片,修复室里只有放大镜片折射出的微光和她愈急促的呼吸声。

档案袋里每一名被“残响”

标记的共犯,他们的公开影像资料都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诡异。

问题不在于人,而在于影子。

在一张杜志远的会议侧拍照中,他头顶是明亮的吊灯,光线垂直而下,他的影子本该收拢在脚边,然而照片上的影子却被拉长,尖端扭曲着指向会议室紧闭的门框。

另一张照片里,一名评审委员正低头签字,影子却诡异地抬起了右手,仿佛在向某个无形的存在宣誓。

这完全违背了光学定律。

她立刻调取了这些照片拍摄当日的气象数据和会议室的建筑蓝图,在电脑上重建了光照模型。

无论她如何调整参数,模拟各种可能的反射、折射,都无法复现出照片中那种离奇的影子偏离。

就在这时,沈默日志中的一句话如闪电般击中她的脑海“真正的谎言,连光都不会配合。”

一个大胆到近乎荒谬的念头在她心中成形——“残响”

记录的或许并非言语或行为本身,而是意识与动作产生断裂的那一瞬间。

在那个瞬间,人的意志屈服了,但物理世界最诚实的投影——影子,却代替主人,签署了一份无形的共犯契约。

与此同时,市图书馆的古籍区,阿彩正在验证一个相似的理论。

高大的壁画下,她让一名志愿者背对墙面站立。

“在心里想一句你从未对任何人说过的,带有隐瞒性质的话。”

她轻声指示。

志愿者闭上眼,几秒后点了点头。

阿彩追问“你想的是不是‘我偷拿了实验室的备用钥匙’?”

那人猛地睁眼,断然否认“不是!”

就在他开口的刹那,阿彩迅打开手中的高强度紫外线灯,扫过他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子。

奇迹生了,原本模糊的影子边缘,竟浮现出由无数细小刻痕组成的两个字知罪。

她又找了几个人反复实验,结论惊人只要内心存在明确的欺瞒或隐瞒意图,无论是否说出口,其影子都会在微观层面产生结构性的畸变,如同被无形的刻刀划过。

她深吸一口气,取出一罐银色喷漆,在地面上志愿者影子的轮廓内,仔细喷涂了一层薄薄的导电涂层。

接着,她将一个自制的微型震d器接入涂层,将频率调整到与周工那块碑刻样本的共振频率完全一致。

嗡鸣声中,地面上的影子开始剧烈抖动,片刻之后,它竟像一层活物般从地面剥离,缓缓蠕动着爬向墙边,最终在壁画下方化作一行歪斜的竖排小字“那天我删了备份——剪辑员张某”

志愿者早已吓得面无人色。

城市另一端,小舟在广播塔的信号监测中心有了更惊人的现。

他追踪的神秘干扰源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源于城市内部的监控系统。

全市数万个摄像头,在每日凌晨三点零七分,都会出现一个持续仅零点三秒的“双重曝光”

现象。

画面中的同一个人,会短暂地呈现出两个影子,一个紧随其身,另一个则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