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用……”
吴奶奶的声音像旧磁带卡带,“她喊我姐姐,可我动不了,动不了啊……”
&1t;br镜头拉近。
&1t;br五个孩子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老人,睫毛上凝着细汗,食指在沙扶手上一下下划着——他们的指尖轨迹,正是沈墨在解剖台上见过的蛛网霜纹。
&1t;br“晚萤!”
沈墨喊了一声,视频里的苏晚萤猛地转头,镜头里闪过她骤缩的瞳孔。
&1t;br等画面再稳定时,吴奶奶已经站起来,围巾滑落在地,她像被线牵着的木偶,摇摇晃晃地走向儿童区的绘本架。
&1t;br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跟上去,鞋底在地板上拖出沙沙的响声,像蛇群爬过冰面。
&1t;br手机突然被另一个来电打断。
&1t;br小吴的脸挤在屏幕里,背景是机房的蓝光,他推了推黑框眼镜:“沈哥,你要的心理筛查报告出来了。
城西片区小学生里,说‘听见井底哭声’‘觉得地板结冰’的孩子,比三个月前多了47。”
&1t;br“监控。”
沈墨脱口而出。
&1t;br“早调了。”
小吴点了下鼠标,屏幕切换成监控画面——画面里,扎马尾的小女孩踮脚抽下一本《老城往事》绘本,翻到某一页时,她的瞳孔突然放大,手指死死地抠住书页。
&1t;br镜头拉近,那页插图是井口雪景,围观人群的影子扭曲着指向井心,和小冰给的老照片分毫不差。
&1t;br“不是他们在看故事。”
小吴的声音低得像耳语,“是故事在挑人选。”
&1t;br沈墨的后颈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1t;br他抓起白大褂冲出门,解剖室的风灌进领口,冷得他打了个寒颤——这冷和深湖的冷不一样,深湖的冷是钝的,现在的冷带着细刺,往骨头缝里钻。
&1t;br吴奶奶家的门没锁。
&1t;br沈墨推开门,煤炉的余温还在,但炉灰是冷的。
&1t;br老人的房间里,墙上的年历停在1982年3月,玻璃底下压着张泛黄的合影——正是小冰给的那张老照片。
&1t;br他伸手摸向墙面。
&1t;br指尖触到的瞬间,冰碴从墙缝里渗出来,像老人的眼泪。
&1t;br沈墨咬了咬牙,抄起桌上的改锥撬开墙皮——墙里裹着块油毡布,边缘被烟火熏得焦黑,上面还沾着暗褐色的污渍。
&1t;br“汗液和呼出气的冷凝结晶。”
两小时后,实验室的检测报告在打印机里吐出来,“这些物质能存储记忆信息,类似……”
&1t;br“类似dna。”
沈墨替技术员说完,“吴奶奶四十年烧火赎罪,每次讲故事时,体温和情绪激活了油毡里的记忆孢子。
它们跟着她的呼吸、她的手温,钻进听故事的人身体里。”
&1t;br深夜十一点,沈墨的公寓飘着溶咖啡的苦香。
&1t;br他正对着白板整理线索,厨房突然传来刮擦声,像有人用指甲抠地砖。
&1t;br阿黄从沙底下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