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鸣则走到方孝孺面前,递上一本泛黄的《汉书・董仲舒传》,书页上用红笔圈出了一段话:“董仲舒虽尊儒,却亦言‘强兵者,国之固也’,可见汉儒从未忽视武备与实务。
可如今的程朱理学,却只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把‘经世致用’改成了‘空谈义理’,这难道不是篡改圣意?”
方孝孺接过典籍,手指颤抖着划过那段文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他这辈子都在钻研程朱理学,从未想过汉儒竟有这样的论述。
更没想过自己一直坚守的“圣道”,竟被周敦儒等人篡改得面目全非。
“殿下,老臣……老臣知错了!”
方孝孺缓缓跪倒在地,老泪纵横,“老臣被程朱理学蒙蔽了双眼,竟看不清真相,还险些助纣为虐,害了忠良!求殿下责罚!”
朱雄英看着方孝孺悔悟的模样,语气缓和了些:“方大人,你并非奸佞之辈,只是被旧学所困。
如今真相大白,你也该明白,儒道并非只有程朱一条路可走。”
他站起身,走到殿中央,目光扫过众人,开口道:“灯不拔不亮,理不辨不明。既然儒家与格物苑的分歧如此之大,不如就举行一场论道大会,让各学派都来参与,把道理摆在明面上说清楚。
论道的主题,就定为‘治学与治国’,既可引经据典,也可结合实务,无论是农桑、军事,还是吏治、民生,都可拿来讨论。
本皇孙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大明的治学之道,从来不是一家独大,而是兼容并蓄!”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惊。
孔希学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叶云的眼神逼了回去。
叶云手里的连弩还摆在案上,铁箭的寒光刺得人睁不开眼。
朱高炽则上前一步,躬身道:“殿下英明!论道大会既能化解学派矛盾,又能为大明寻找更好的治学与治国之路,实乃良策!”
林鸣也躬身行礼:“殿下此举,实乃苍生之福!
学生愿在论道大会上,与各学派坦诚交流,只求能为大明的强盛,尽一份绵薄之力。”
朱雄英点了点头,看向蒋瓛:“传旨,论道大会三日后在国子监举行,让礼部负责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