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在耳语,“凌峰,我们不是在逃,是在追。”
凌峰转头看她。
她的眼睛映着窗外的灯光,亮得像两颗星子。
他忽然想起他们结婚那天,司仪问“你们为什么选择彼此”
,林悦说:“因为他让我觉得,和他一起,什么都能做成。”
那时他笑了,现在他依然笑。
只是这笑里,多了份历经风雨的笃定。
“对,”
他握住她的手,“我们在追,追一个属于我们的金融时代。”
第五章:破晓
三个月后,浦银行独立事业部。
凌峰站在会议室前,看着台下二十张年轻的面孔——有小陈,有从哈尔滨跟来的老同事,也有新招的上海本地人。
他们面前摆着笔记本,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
“今天是我们事业部正式运营的第一天。”
凌峰的声音沉稳有力,“过去三个月,我们做了市场调研,设计了新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也和三家东北制造业企业签了合作意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个人,“但这些不够。
我们要做的,是打通东北和上海的金融通道,让制造业的资金流更顺畅,让外贸企业的订单更稳定。”
台下响起轻微的议论声。
有人小声问:“凌总,这能成吗?”
凌峰还没回答,林悦已经站了起来。
她穿着浅灰色套装,头盘得一丝不苟,声音清亮却温柔:“三年前,我们在哈尔滨做‘订单+融资’模式时,也有人问‘能成吗’。
后来我们成了,还拿了总行的创新奖。”
她笑了笑,“今天,我们只是把战场换到了上海。”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
小陈第一个鼓掌,接着是其他人。
掌声由轻到响,像春潮漫过沙滩。
凌峰看着林悦,忽然觉得她比任何时候都美。
不是因为穿着套装,而是因为她的眼睛里,依然有三年前那个在哈尔滨临时办公室里,对着规划图激动得彻夜难眠的女孩的影子。
“谢谢大家。”
他鞠躬,“从今天起,我们不仅是同事,更是战友。”
散会后,凌峰和林悦站在走廊里。
夕阳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到几乎要触到黄浦江的浪。
“悦悦,”
凌峰突然说,“你还记得我们结婚时说的话吗?”
林悦转头看他,眼睛里闪着光:“记得。
你说‘要和我一起,看遍中国的金融版图’。”
凌峰笑了,手指轻轻拂过她鬓角的碎:“现在,我们才刚看了两块——东北,和上海。”
林悦也笑了。
她靠在他肩上,看着窗外的江水奔流不息,忽然觉得,这浦江的浪,和冰城的雪,或许真的本就是同一种力量——都是奔涌向前的,都是不可阻挡的。
而他们,正站在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