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志直接把宋向文的沉默当做了默认,当即就去车买了一张回程的票,然后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一股脑的全塞到宋向文的手上。
看着宋大志那没心没肺,把他卖了还会帮忙数钱那样,宋向文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你好歹也算是进了一趟城,什么都不给孩子带一点?”
宋大志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默默的从宋向文手里抽了一张角票回来。
宋向文看着他小气那样,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把钱往兜里一塞,拉着宋大志就去了百货公司各种买买买。
直到把网兜装满,宋向文又塞了一块钱到宋大志兜里,这才把他送到了车站。
对于宋向文的决策,宋大志一向是坚决执行,哪怕他心里觉得这钱他根本就用不上。
路过知青办的时候,两人听到一道清脆的女声。
“同志你好,报名下乡。”
宋向文和宋大志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之色。
要知道,下乡可是个苦活,许多人都不乐意,三催四请都不去,只能按照要求强制执行。
如今遇到一个主动来报名的,别说宋向文和宋大志,就连知青办的人都惊讶了。
宋向文和宋大志的脚步不由自主的慢了下来,不约而同的朝着知青办看了过去。
一个十八九岁,盘靓条顺,身穿布拉加的女孩子,正对着知青办的同志,铿锵有力的说道:
“一家四口分开报,我去省里最艰苦的地方,我弟去甘省,我爸去藏省,我妈去北大荒!”
听到女孩子这么一说,知青办的同志差点惊掉下巴。
本省倒也罢了,其他三个可都是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差,并且劳动超负荷的地方。
“同志,你确定一家人这么报,还要一家人分开?”
知青办的同志再三确认,那女孩却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同志,我确定!”
难得有个自愿报名的,知青办的同志见她思想觉悟高,又是个娇气的女同志,没忍住又提醒了她一下。
“小同志,你要不要考虑一下黑省,黑省农作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