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靖安帝的态度。
现在已经清晰了。
“多谢徐印君提醒。”沉思良久,林锐表情压抑的起身行礼。
“你明白就好!”徐晋轻轻一叹,对此显然也感同身受,“正所谓‘雷霆雨露皆为君恩’,朝堂上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如海兄的事情我也打听过,确实有些不大好说。
不过,你回来后去都察院和吏部报备的事情,我已经通过(吏部)赵阁老禀明陛下,得他允许后才有进一步的安排,这些天难为你一直等着,到如今算是有了结果。”
这话让林锐更加压抑。
徐晋并没有全力帮忙,但好歹通过自己的渠道帮他将事情“上达天听”,而且是在等到靖安帝的态度后,才正式为他运作安排将来的职务,至少不是旁观。
幸好,现在的结果还可以接受。
“不知这次——”他忍不住躬身问道。
“此次抄检盐商程家与何家,共得银二百七十万两。”徐晋说到这里,让他忍不住心头抽搐,“极大的充足了国库,让朝廷许多事情方便起来,此功不可不赏。”
两大盐商一千五百万两的家产,送到京城只剩二百七十万两。
就这都是现在的数字,将来真正下发的时候,还能剩多少?
但林锐明知如此,又能怎么样?
“此乃分内之事,不敢言功。”当然只能表态。
“你原任扬州府通判,正六品实缺加从五品同知衔。”徐晋见他如此识趣,这才继续开口,“以功而论,足以官升两级,但因为是调入京中,按例只能升一级。
经过本官与尚书大人商议,清查当前各处缺额情况,最后决定给你安排正五品实缺,也就是一司郎中,定在兵部,为武库清吏司郎中,相信你能明白。”
林锐愣住了。
兵部......怎么说呢?
还是那句话,大周承明制。
机构设置上,朝廷掌管兵事的衙门理论上有两个,也就是同时存在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原本是为了制衡,基本上,只要是这边有的职能,那边肯定也有。
按照太祖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