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获得巨资(2 / 6)

情,更是不可能改变的历史。

    思考这些问题,是陈光良对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的警惕,担心他们因为嫉妒平安银行在香港工商业的影响力,而在背后使绊子;所以,在关键的时候,陈光良都要优化平安银行的‘存贷比’,保持充足的现金流。

    例如此次长实集团上市,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将股民的钱据为己有,同时也能让平安银行的现金流更充足。

    不一会。

    陈光良召见平安投资的总经理张树年。

    平安投资,是一家投资银行,此次长实集团上市,便是其作为财务顾问。

    另外一方面,平安投资旗下拥有:地产信托部、证券投资部、平安保险等部门,资产也是相当的雄厚。

    其地产信托部,目前主要是持有香港的工业大厦及海外地产,资产也是相当的客观,价值上亿。

    证券信托部方面,不仅持有香港的优质股票5~10%,亦还已经进入美国股市、日本股市,有少量的投资。

    “树年,你马上将我们投资的港股,减仓一半。所得的资金,存入平安银行,将来再做回购的资金。另外,时代影业的股权,减仓至40%即可(总共持有60%)。”

    这一波股市,以1950年计算,翻了好几倍,回报率相当的惊人。

    不过香港股市的盘子很小,去年交易量大概是在12亿左右。

    张树年点点头,说道:“这些年,香港股市确实已经涨了很高,回撤50%的资金,是非常英明的决定。”

    他想到一个事情——那么老板让长实集团在这个时候上市,显然是在高点,稍后长实集团的市值,恐怕会下跌。

    这招高明啊,在股市最火热的时候上市,不管是筹集的资金更多,还是筹集的成功率更高,都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陈光良说道:“如果不是考虑平安银行的资金问题,我未必会选择回撤,毕竟都是打算长期投资的。所以,后面还是会趁机买进去的。”

    “好的”

    张树年虽然想问——为什么平安银行资金出现问题,但他还是管住了嘴,有些事情根本不能用常理来解释,这是他跟了老板多年的想法。

    待张树年离开后,陈光良彻底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