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结束后,深入的教学与交流随即展开。
朱元璋带着他的三位弟子回到菜地,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根据土壤墒情判断浇水时机,如何辨别作物病虫害的早期征兆。“看,这叶子打卷,不一定是缺水,可能是底下有虫……”他将自己数十年的观察倾囊相授。
乾隆的画室内,墨香四溢。他指导弟子们如何运腕使转,如何理解“计白当黑”的构图奥秘,更与他们探讨如何将传统水墨意境与当代视觉语言相结合。“此处留白,非空无一物,乃是呼吸,是想象驰骋之地。”
李世民的临时“讲堂”则设在了广场边的茶室。他与弟子们围坐,从《贞观政要》中的某个案例出发,引申到现代企业管理的激励机制、危机公关的应对策略,讨论热烈而深入。
嬴政则与他的弟子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案例研讨会”,分析一个景区管理中的实际难题,引导他们运用标准化思维,yet兼顾各方诉求,设计出既高效又充满人文关怀的解决方案。
下午,维度大学的百年礼堂内座无虚席,“古今对话会——智慧的应用与创新”在此举行。各位皇帝与他们新收的弟子同台,向所有人展示传承的初步成果。
朱元璋的农学博士弟子,展示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土壤成分,同时结合《洪武农话》中的物候经验,构建了一套“智能+经验”的精准农业模型,令老朱啧啧称奇。
乾隆的艺术弟子们,呈现了将敦煌色彩与数字媒体艺术结合的作品,用全息投影技术让古画“活”了起来,动态演绎古典诗词的意境,让乾隆抚掌赞叹:“竟能如此!竟能如此!”
李世民的弟子们则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分析了唐代科举制度与现代公务员选拔的异同,并提出了基于“贞观法治精神”的社区治理优化方案,思想之深刻,逻辑之严密,让李世民频频点头。
嬴政的管理学弟子,则提交了一份关于“弹性标准化在文创园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报告,提出了“核心标准刚性化,执行细则弹性化”的创新管理模式,嬴政审阅后,眼中露出了罕见的激赏。
看到弟子们不仅理解了他们的智慧,更赋予了其新的生命与方向,各位皇帝的反应由衷而动人。
朱元璋用力拍着大弟子的后背,开怀大笑,声震屋瓦:“好小子!有你的!这脑子比咱好使!往后这地里的学问,就看你们的了!”
乾隆优雅地颔首,羽扇轻摇,眼中是掩饰不住的欣慰:“妙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雏凤清于老凤声。见此,朕心甚慰。”
李世民看着台上侃侃而谈、自信从容的弟子们,脸上露出了如同当年看到房玄龄、杜如晦般的神情,温和而坚定地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见尔等如此,可知文明道统,后继有人矣。”
最让人动容的是嬴政,他仔细聆听着弟子的报告,在看到那份充满创新精神的“弹性标准”方案时,他紧绷的脸上线条柔和下来,缓缓地,清晰地说道:“规范……需要创新。尔等所为,正是寡人所期。”
霍去病与李白在台下全程观摩。霍去情不禁感慨:“昨日我们见证辉煌,今日我们播种未来。这,就是传承真正的意义所在。”
李白心潮澎湃,即席挥毫,朗声吟诵出《传承颂》:
“五十载光阴如梭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