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始皇定标准,条框量铢分。
初闻理财多排斥,观念碰撞火花迸。
实践之路笑料多,股海沉浮见真性。
大赛场上展方案,取长补短思路新。
朱识增值道,乾隆悟风控,世民行稳健,始皇纳弹性。
财帛虽为身外物,规划运筹见智慧。
勤俭不忘谋发展,冒险亦需踏实行。
古今财理本相通,量入为出顺势为。”
如今,几位皇帝偶尔还会聚在一起讨论市场动态。朱元璋依然会念叨乾隆“别瞎买”,乾隆也会调侃朱元璋“太保守”,李世民则分享他的研究心得,嬴政则会提供他基于标准化模型的分析报告——不过,报告的最后,总会多出一章关于“非标准化市场情绪与个人判断”的补充说明。这场理财启蒙,如同一股活水,悄然流入各位皇帝的心田,让他们在管理自身“财富”的过程中,收获了超越金钱的、关于规划、风险与成长的深刻洞见。
“时空交汇处”景区为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号召,启动了“绿水青山,万世同春”环保计划。当这份充满现代生态理念的行动纲要呈送至各位皇帝案头时,引发的反响不亚于一场朝堂论战。
明太祖朱元璋翻阅着纲要,看到“减少浪费”、“物尽其用”等字眼时,不禁拍案叫绝,声若洪钟:“好!说得好!这跟咱当年提倡的‘节俭兴邦’是一个理儿!粮食不能糟蹋,物件不能瞎扔,这都是老天爷赏的福分,得惜福!这环保,咱支持!”他仿佛找到了跨越时空的知音,对现代环保的“节俭”内核深表认同。
清高宗乾隆皇帝则对纲要中“简约生活”、“减少一次性用品”等条款颇不以为然。他优雅地放下手中的珐琅彩瓷杯,眉宇间带着一丝不解与矜持:“环保固然是美德,然则生活之品质、艺术之享受,岂能因之降格?若处处俭省,事事将就,与苦行何异?这清水芙蓉、雕梁画栋,皆需物力维持,如何能一概而论‘简约’?”他担忧环保会剥夺生活的雅致与美感。
唐太宗李世民的态度更为深远持重。他仔细阅读了关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章节,神色凝重:“《荀子》有云,‘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古人早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今观此环保纲要,其意更深,其虑更远,关乎地球家园之存续,实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伟业。朕当全力支持,并思古人智慧,以为今用。”
始皇帝嬴政的关注点依旧在于“秩序”与“法度”。他快速浏览后,直接召见环保部门负责人,言辞犀利:“环保之事,头绪繁多,若无统一标准,必致各自为政,效率低下。寡人认为,当务之急,是制定一套详尽且强制的《景区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条例》,从垃圾分类、资源消耗,到生态修复、排放控制,皆需设定明确指标与操作流程,并严格督察,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