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万古帝王理财记(2 / 2)

p>朱元璋打开股票软件,眼花缭乱,只看名字带“农”、“种”、“粮”字样的公司,如“北大荒”、“隆平高科”等。“嗯,这公司是弄种子的,跟咱老本行近,实在!”他完全不管K线图和技术指标,买入后就几乎不再操作,美其名曰“长期持有”,实际上是因为看不懂也不敢动。

乾隆则对“概念股”情有独钟。“元宇宙”、“人工智能”、“碳中和”……什么新奇追什么,往往是听了个概念就觉得前景无限,重仓杀入,结果经常买在高点,被深度套牢。但他心态颇佳,称之为“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并期待其艺术品位能在未来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李世民买卖股票如同用兵,讲究“谋定而后动”。他会研究公司财报、行业前景、管理层背景,选择几家基本面扎实的企业进行投资,并设置好止盈止损点。他的交易频率很低,但成功率较高,账户资产稳步攀升。

嬴政的股票交易则是一场严格的军事行动。他为自己设定了极其复杂的《股票交易标准化操作规程》,包括选股标准(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必须在特定区间)、买入时机(需同时满足多个技术指标)、仓位控制(单只股票不超过总资金的5%)、持有期限(最短不少于3个月)等等。任何不符合标准的股票,哪怕涨势如虹,他也绝不触碰;任何触发止损的条件,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执行。他的交易记录完美得像教科书,但也可能因此错过许多机会。

闲暇时,几位皇帝交流理财心得,往往演变成观念的交锋。

朱元璋看着乾隆画廊里标价惊人的现代艺术品,直嘬牙花子:“弘历啊,你这花钱也太狠了!这玩意儿能当饭吃?有这钱,多买几亩地,多存点粮食多好!”

乾隆立刻反击:“朱兄,你那是小农思想!财富不仅是物质的堆砌,更是精神的升华与价值的发现!你这般一味节俭,生活有何乐趣可言?”

李世民见状,笑着打圆场:“朱兄注重积累,弘历兄善于发现价值,皆有其理。理财之道,关键在于平衡。既要保障基本,防范风险,亦需适度配置,寻求增值,提升生活品质。过犹不及啊。”

嬴政则在一旁冷静地补充:“无论何种方式,均需纳入标准化管理框架。朱陛下之储蓄,需比较不同银行利率;乾隆陛下之投资,需建立艺术品估值标准;李陛下之配置,需优化资产相关性分析。无标准,则无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