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畏威而不怀德,有小礼而无大义(2 / 4)

“先生,”递报之人充满兴奋,“伊贺源闭门谢客,龟缩不出。如今整个东瀛的武术界都炸开了锅,武道馆里唾沫横飞,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伊贺源,已成千夫所指。”

    李沉舟没有掩饰行踪,因此有了很多“狂热粉”,此人正是其中之一。

    消息点燃了整个东瀛。

    东京都心,武道馆内外,人声鼎沸,几欲掀翻屋顶。

    昔日视伊贺源为武道标杆的年轻弟子们,此刻面红耳赤,唾星四溅:

    “懦夫!伊贺源是帝国的耻辱!”

    “什么实战第一?连应战的勇气都没有,简直是武士道的叛徒!”

    “他让整个东瀛的格斗家都抬不起头!剖腹!他应该剖腹谢罪!”

    吼声激愤,空气中弥漫一种集体愤怒,近乎歇斯底里。

    报纸、杂志、电视,所有媒体都在鞭挞着伊贺源的“怯懦”,将他钉在民族耻辱柱上。

    民众的情绪被彻底煽动起来,仿佛伊贺源避战,便是对整个大和民族的背叛,让他们在强敌面前颜面尽失。

    那深植于血脉中,对强者病态崇拜与对自身荣誉极端敏感的特质,在此刻暴露无遗。

    李沉舟静立窗前,俯瞰着这座的城市。

    他能感受到那汹涌的民意,那滔天的激愤。

    然而,这份激愤之下,藏着什么?

    是真正的血勇,还是更深层的卑怯?

    前贤早有洞察:

    此岛国之民,性如樱花,盛时绚烂,败时凋零;其勇,多流于表面,依附于群体之狂躁。顺风时,如狼似虎,气焰滔天;一旦遭遇真正不可撼动之强敌,骨子里的算计与“忍”性便会占据上风,

    所谓宁为玉碎,往往只在退无可退,或确信能碾压对方时才会展现。

    此刻对伊贺源的万般唾骂,不过是他们自身恐惧的投影。

    是将对李沉舟的畏惧,转嫁到了不敢出头的“懦夫”身上。

    借此宣泄无处安放的、因虚弱而产生的暴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