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隐藏在黎曼猜想背后的时空奥秘(4 / 5)

#跨学科合作的突破

    为了加速研究进程,徐院士决定扩大团队规模,邀请更多领域的专家加入。神经科学家、哲学家、甚至艺术家都被纳入其中,共同探讨意识与能量之间的联系。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模式虽然初期充满争议,但却逐渐展现出惊人的潜力。

    “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实际上可以被视为一种能量波动的形式。”一位画家出身的研究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观点,“如果我们能将这种波动转化为实际的能量输出,或许就能更好地模拟‘光织者’的能力。”

    这一想法得到了团队的高度重视。经过多次实验,他们成功开发出了一种名为“情感共鸣器”的装置。这个装置可以通过捕捉人类的情感波动,将其转化为特定频率的能量波,从而增强能量线的稳定性。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物质与意识的结合。”徐院士感慨道,“它不仅为我们对抗‘熵潮’提供了新工具,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身的潜能。”

    ###进军未知领域

    尽管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团队深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为了进一步探索“熵潮”的源头,他们计划派遣一支精英小队进入屏障内部,直接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这是一次极其危险的任务。”徐院士在出发前郑重地说道,“你们可能会面对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甚至遭遇未知的敌对力量。但请记住,你们的每一步都将为全人类带来希望。”

    小队成员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他们乘坐着最新研发的量子探测器,穿越了层层屏障,进入了“熵潮”最活跃的区域。在那里,他们目睹了令人震撼的一幕:无数扭曲的能量流在虚空中交织,形成了一片混乱而美丽的景象。

    “这里就像是宇宙的心脏。”一名队员低声喃喃道,“但它的每一次跳动,都意味着更多的秩序被摧毁。”

    通过精密仪器的记录,队员们发现,“熵潮”的核心竟然隐藏着一个巨大的能量漩涡。这个漩涡不断吸收周围的物质与能量,同时释放出毁灭性的波动。要阻止“熵潮”,就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稳定这个漩涡。

    ###构建宇宙级平衡器

    回到地球后,团队立即着手设计一款名为“宇宙级平衡器”的装置。这款装置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引入反向能量流,抵消“熵潮”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从而达到平衡状态。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工程。”工程师们纷纷表示,“我们需要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承受极端条件下的考验。”

    经过数月的努力,团队终于完成了第一台原型机。在测试过程中,平衡器成功地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