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发布的那些论文,几乎每一篇的引用次数都在四五位数以上。
按照这种引用次数来判断,它的影响因子至少在四位数以上,甚至再过一两年直接达到惊人的五位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用影响因子来判断《探索·总刊》的价值已然并不适用了,
但毫无疑问,每一篇刊登在《探索·总刊》上的论文都会引起不同领域众多学者的关注。
当然,也包括了各大学术期刊的编辑们。
电脑前,汉森·弗吉尔责编迅速站起身让开了自己的工位,深吸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震撼开口道:“你自己看吧!”
闻言,霍普金·卡尔主编也没有客气,迅速坐了下来,将目光投向了电脑屏幕。
旋即,屏幕上显示出来的文字让他的瞳孔猛然收缩了一下。
《一种过沸石基体 氟基透气层 人工SEI涂层的三层结构的锂空气电池‘交换隔离膜’的应用前景!》
看着这行标题,霍普金·卡尔主编的脸上露出了震撼的神色,下意识的喃喃自语说了一句。
“锂空气电池?”
“上帝!电池界的天要变了!”
站在他的身旁,JAcS的责编汉森·弗吉尔深吸了口气,开口道:“最关键的是这篇论文的一作和通讯作者都是那位徐川教授!”
“这意味着什么相信已经不用多说了!说不定他们已经成功了制备出来了可商业化使用的锂空气电池!”
还坐在电脑前,霍普金·卡尔主编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不自觉的捏紧了握着鼠标的右手。
对于汉森·弗吉尔的话语他并没有反对,事实上就连他自己都是这么想的。
弗吉尔会做出这样的猜测很正常,如果是其他的学者刊登在其他期刊上的论文,那他们还要争论一下锂空气电池是否被研发出来了。
毕竟通常情况下,一般像锂空气电池这种研究成果干涉重大,且在学术界热门的科研项目,从事该项目的研究团队即便是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之后,也往往不会立刻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开。
因为这很容易给同样在研究这一领域的竞争对手带来启发,甚至搞不好会被金针对手超车。
尤其是在材料领域,往往很多新材料上市了,业界可能才会得到那么一星半点的消息。
而一旦在这些领域公开了全面的论文,那么可想而知答案基本只有一个。
那就是对方已经取得了这项技术的专利,或者是已经全面完成了这项技术的整体研究,甚至是造出了足够商业化的成品。
也只有这种解释,才能够说得通他们为何会在学术期刊上放出这么重量级的论文。
而现在,那位徐教授在《探索·总刊》上刊登了锂空气电池的重大研究成果的。
毫无疑问,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他已经解决了锂空气电池的一系列重大难题,乃至直接造出了可以商业化使用的锂空气电池。
基于此,说一句电池界的天要变了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办公室中,气氛安静了一会后,JAcS的责编汉森·弗吉尔似乎想起了什么,开口说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今年下半年八月份的时候,特斯